本文转自:中国气象局
在北京市海淀区后厂村
有个像《三体》中观测基地的“神秘”大院
(相关资料图)
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
这里就是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
本次“新春走基层”
记者走进这个平时不对外开放的地方
去探寻气象卫星数据接收与分发的第一站
走进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简称北京地面站),看到不少白色“大锅”面朝天空,以不同的角度“歪着头”,仿佛在倾听,在凝视。
图为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的接收天线
这些“大锅”看似静止不动,其实它们是具有单脉冲跟踪功能的天线,会随时根据卫星的移动进行调整。它们不仅能够连续跟踪卫星,接收传回的各类数据,还能将处理后的数据广播出去,让全国、全世界的用户接收。
“这里,就是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传输数据的唯一来源。
”
北京地面站副总工程师夏景林介绍,目前该站主要负责5颗静止卫星的业务运行,包括两颗风云二号卫星、两颗风云四号卫星和一颗高分四号卫星。
图为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的接收天线
气象卫星传回的数据,需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处理,通过多种传输方式供预报业务使用,其中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卫星快速广播出去。
“因此,北京地面站的接收天线像’接线员‘,不知疲倦地24小时连轴转,只为地星时刻紧密联系。
”
来到北京地面站CDAS机房,值班室内十分安静,大屏上清晰展示着各个卫星的系统运行情况。
图为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CDAS机房值班室
打开一侧的门,耳边响起机器的轰鸣声——二号机房内,密密麻麻的机器整齐排成一个椭圆的弧线,卫星传回的数据在不同屏幕上闪烁。
图为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CDAS机房
“这是风云二号G星实时传输的地球图像,按时间表自动生成,每天生成28张图。”随着“滴、滴”的蜂鸣声,一张即时的地球图像在屏幕呈现。
这些设备就像无言的士兵,在轰鸣声中岿然不动,却在数据世界中高速运转、展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将气象卫星的“天外来电”解读、翻译。
如果说地面站是连接地星之间的桥梁,那么CDAS机房就是最核心的枢纽。
“去年,各星静止业务接收成功率均在99%以上!
”
夏景林满是骄傲。
高效运转的机器群,令人骄傲的成功率,得益于技术的进步,离不开业务人员的运行维护。
业务人员在CDAS机房值班室监测卫星数据
北京地面站技术科科长林茂伟介绍,业务人员需要24小时值班,每半小时进行一次巡视,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并对突发情况进行处理。
从原来需要一整栋楼的人开展业务,到如今仅需三四名业务人员监控机房系统自动运行,1992年来到北京地面站的站长冯小虎,见证了这里的飞速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北京地面站是静止卫星接收站网的龙头。
”
冯小虎介绍,在风云四号卫星测距系统中,北京地面站与广州地面站、腾冲地面站、新疆地面站、佳木斯地面站形成“五站测距”的格局,通过对五站测量的距离整合分析,得到卫星更精准的空间位置。
而与其他各站不同,北京地面站需要对卫星进行测控发令,指挥控制卫星开展工作。每天风云二号卫星两百余条指令、风云四号卫星近一万条指令,都是通过北京地面站发至距离地面36000公里的卫星上。
由于静止气象卫星的发射入轨并非“一步到位”,而是要经多天、多次轨道转移变化,最终定位在目标轨道工作。一旦卫星定点了,北京地面站就要第一时间“抓住”卫星信号,对卫星发令,进行必要的参数设置并开始在轨测试。“可以说,这里是静止气象卫星的‘第一战斗前线’。”冯小虎说。
回首与风云气象卫星共同成长的三十余年,最让冯小虎难忘的,是看到风云四号A星传回首图的那一刻。
“风云四号”A星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2017年2月20日13:50(北京时)第一幅多通道彩色合成图像。
作为我国首颗静止轨道上三轴稳定的定量遥感卫星,风云四号A星搭载的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闪电成像仪的定位要求、运行控制等对卫星和地面系统的设计、研制和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风云四号第一套彩色合成图动画
随着风云四号A星获取首批图像和数据,世界第一幅静止轨道地球大气高光谱图正式亮相,同时,我国也首次获取彩色卫星云图和闪电分布图。
“看到第一张图像,意味着卫星和地面系统工作正常、设计正确!
”
那一瞬间,冯小虎热泪盈眶,这么多人、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收获回报。
如今,北京地面站业务系统已全自动化运行,庞大的业务系统还需业务人员实时监控、及时处理突发状况,为系统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气象卫星在太空中尽职尽责,地面系统更是不舍昼夜。春节,24小时保障服务也要跟得上!
”
冯小虎说着,打开的机房门传来了机房轰鸣,仿佛是在回应他。
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作者:罗澜
图片:蒋芷晴
编辑:罗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