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搜:冬夜里的杭州夜市:点点微光华灯起最是人间烟火气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武林夜市摊位前坐满了顾客。汪轶文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网杭州1月5日电(奚金燕 汪轶文 郭弘屹)冬夜里的杭州气温跌破了10度,然而随着第一波疫情高峰的回落,各地渐渐恢复的烟火气透露出一丝暖意。近日记者探访杭州夜经济地标之一的武林夜市,在霓虹灯影、叫卖声声、车水马龙中,感受到了回归的烟火气。

武林路地处杭城“C位”,算得上是杭州的中心。全长1650米,西起秀美西子湖,北渡千年大运河。一条路,连通两大世界文化遗产,也汇聚了古今中外客商游人。

以路为名的“大武林商圈”是杭州首屈一指的千亿级社零(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航母。而位于武林路南段、距离杭州西子湖畔约500米的武林夜市,更是成了杭州夜经济的重要地标。

夜市,这个特殊的经济形态,承载着一个个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夜幕降临,原本沉睡的夜晚在摊主们一声声叫卖和游客们的吵嚷声中再次苏醒。

武林夜市手工软陶摊位。郭弘屹 摄

武林夜市共有175个摊位,售卖的商品涵盖艺术品、玩具、首饰、服装、手机配件等,摊主来自全国各地。夜市的营业时间是下午五点到十二点,经营朝鲜族传统打糕的王显奎不到四点就开始出摊了。

“年底开始生意就在慢慢变好,元旦假期这几天人流更多,昨天准备的三十斤打糕一眨眼就卖完了,比疫情放开前翻了一番。”王显奎一边大力挥舞着木槌敲打江米,一边告诉记者,他已经在这摆摊四年了,对这里的情况再熟悉不过。

回归的烟火气也点燃了他的信心,“杭州是个好地方,治安好,人也好,等以后有能力了要在这里安个家,把孩子接过来读书。”

忙了好一阵,终于等到人少点了,王显奎趁机向记者介绍起了自家的打糕,“有花生、黑芝麻、桂花......一共十种口味,其中桂花味是来杭州后才研发的,这座城市给我带来了独特的灵感。”记者也买了一份桂花味的打糕,软糯香甜,桂香四溢。

在夜市一角,记者注意到有几个孩子在一处卖手工软陶的摊位前争论不休,原来他们正为选择哪个玩偶拿不定主意。摊主王德文今年快五十岁了,在一旁笑着为孩子们耐心介绍。

“原本我是在西湖边画画的,后来接触到手捏泥人这门非遗技艺。我很喜欢,也想把它传承下去。”王德文在武林夜市制作手工软陶已有五年。

他向记者介绍:“传统的泥人使用寿命短、色彩单一,我们把现代环保材料和传统技艺相结合,根据当下流行的动漫和电影人物,制作出了这些手工软陶泥人。颜色丰富、质量过硬,不仅孩子爱玩,年轻人也喜欢。”

王德文从贵州贵阳到杭州来定居二十年了,“作为一名新杭州人,每次来杭州都感觉像回家一样,这是一座蛮包容的城市。”

杭州的包容更体现在传统和新潮的碰撞中。“热奶宝”是社交软件上新潮姑娘小伙们的新宠,放眼望去,队伍排得最长的准是那个热奶宝的新摊子。只见两个年轻的女孩把热乎乎的血糯米做成球状,放在甜筒上,再抹上奶油,让来往游客在寒冷的冬天吃上一口温暖的“冰激凌”。

晚上八点半是夜市人流最大的时候,美甲摊前的年轻姑娘忙着和落座的顾客确定美甲款式;画糖画的爷爷手中挥舞着盛满麦芽糖的漏斗,一刻没停;按时赴约的男孩手捧鲜花,递给身旁的她……

武林夜市摊主正在制作冰糖葫芦。汪轶文 摄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在这不到一公里长的巷子里,人来人往,华灯初上。微光之下翻腾的不仅是烟火缭绕,还有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