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速递!协和工友,默默的青砖绿瓦

光明日报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医学名家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北京协和医院里,有一些默默无闻的协和人,不在重要岗位,没有高光时刻,全名都可能鲜为人知,但他们日复一日地服务着、耕耘着、奉献着,同样也是协和丰碑上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作为一名“资深”协和人,在这个思绪纷扬的冬日,著名妇产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原副院长郎景和提笔分享了住在他心中的那些可敬可爱、可圈可点的协和工友们——

夜宵郭师傅

那时候,医院实行住院医师24小时值班制。夜间12点去吃夜宵,是个令人愉快的选择:一者,一天的活儿算是完成了;二者,平时大家很少相见,在食堂碰面时可以分享有意思的病例、有趣的故事;三者,夜宵郭师傅手艺了得,令人垂涎。所以,夜宵更像是个party。

郭师傅黑且胖,是典型的大厨形象。夜宵的主食主要是馄饨,还有荷包蛋、点心和小菜。郭师傅的馄饨,现包现煮,馅儿很香、皮儿很薄、汤很鲜。馅儿放在盘子里,郭师傅用一根筷子挑到一个梯形的薄面皮上,三个指头一捏,一个漂亮的馄饨就成型了。我们经常吃完一碗后仍意犹未尽,“郭师傅,能再给几个吗?”郭师傅总是乐呵呵地答应:“好嘞!好好吃饭,好好当大夫!多好的医院,多好的职业呀!”

他经常这么嘱咐我们,像父母一样亲切。

煎药室的老肖

曾经,协和有个中药煎药室。只有一个人在煎药室工作,就是老肖。去中药店抓药、运回来煎制、分装、发放,都是老肖一个人操持。煎好后,他还要把药送到患者床旁,看患者喝完药才放心。然后是瓶瓶罐罐,洗洗涮涮,忙个不停。

每天早晨7点半,我们刚上班,老肖已经把中药煎好了。到晚上6点,我们下班了,老肖还在忙碌。他像一枚钉子,牢牢地固定在煎药室。他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整个协和机器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看成诊治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老肖老了,女儿接了他的班,继续从事这份起早摸黑、辛苦忙碌的工作。他很高兴地说:“我们是药王的后代,注定要和中药在一起。”

老肖是不是孙思邈的后代无从考证,但他的精神确实是药王的传承。如今,东门9楼早已经不是中医煎药室了,但仿佛还能够闻到那股浓烈的中药味儿,想起故人老肖……

19楼的看门人

19楼宿舍是当年我们这些住院医师的家。我在318住了几年,先后与蒋朱明、叶启彬等同居一室。虽然是室友,但大家在不同的科室忙碌,很少见面,只在深夜一起休息。

19楼的门卫是两位老工友,一位复姓诸葛,一位姓王,都非常认真负责,可爱可亲。他们通常是黑夜白天两班倒,也非常辛苦。

最辛苦的是晚上接到急诊或病房电话后,他们需要到各个房间,叫醒值班医生。他们总是轻手轻脚地走到门口,轻轻推开门,用黯淡的小手电找到我们,然后轻声呼唤,“郎大夫,来急诊了”。直到我们彻底醒过来了,他们才回去。有时候,一夜要看十几个急诊,门卫就要一次一次地跑到三层去叫我们,从来没有不耐烦,从来都是轻轻的。

门卫师傅都是普通的工人,家里有很多困难。老王的妻子精神不是很好,儿子也有智力障碍。有时候我们买些食品和衣物,表达一点慰劳接济之意。

挂号导引员老王

老协和的门诊和住院部都在老楼西门。一层是门诊挂号窗口,地方不大,挂号的队伍通常要排到外面的回廊和“圆丘”上。产科的病房就在挂号窗口的楼上,每天早晨7点,挂号导引员老王的声音陪伴我们开启新的一天。老王敬业,身体也好,我不记得他有休假和缺席的时候。

老王是地道的北京人,京腔京味。他的个子虽然不高,但是声音洪亮,能传得很远。他从来不用扩音器,觉得太吵闹。每天早上,他都会重复地宣讲那一套患者须知,但从来不厌烦。他会告诉患者怎么排队、怎么挂号,不要加塞儿、不要争抢拥挤,身体不适或者年纪大的患者,可以找他帮忙。他还会介绍,楼下一层是急诊室,出现发烧、肚子疼等紧急情况,请下楼就诊。他也会提醒,内科和外科都在一层,诊室不同,别走错了。妇产科在南面,先生送太太看病只能到门口,里面“男宾止步”。五官科门诊在楼下,挂号后需要下楼就诊。协和的楼梯很坚固,只是有点滑,要当心。他还说,林巧稚大夫的办公室在三层,一辈子都是自己上下楼梯(他什么都知道)。

老王态度和蔼,解释清楚,从不敷衍。虽然挂号的患者很多,但是秩序井然,几乎没有什么嘈杂吵闹,只听见老王铿锵有力的声音。老王把导诊工作干得风生水起、趣味盎然,我甚至都想跟着他当几天挂号导引员。有患者说,协和的挂号员老先生都这么有精气神儿,你就知道这里的医生护士该有多棒!

协和的医师很辛苦,协和的医师很快乐。我们有非常美味的夜宵食堂,非常负责的门卫师傅,非常周到的后勤保障。在这里,什么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只需一心一意地上好班,泡在病房里即可。虽然在不同的岗位上,但协和医师与协和工友们身上都有共同的协和元素、协和精神。正如协和这座医学殿堂,需要璀璨的琉璃,需要翘角的飞檐,也需要默默的青砖绿瓦。栉风沐雨,携手共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