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视觉中国图■焦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很多退休的父母为了减轻儿女的负担,背井离乡来到儿女工作的城市,帮忙照看年幼的孙辈。这些“老漂族”过得怎么样?他们有哪些心理需求?社会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请听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焦璨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上的讲述。
让“老漂族”有一个幸福的晚年,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去重视、去参与、去行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起一个个幸福和谐的家庭,从而构建起一座座幸福的城市。——焦璨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
我们先来讲一讲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
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了总人口的10%,达到了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继续增长,占比达到了13.31%。至2020年,这个数字进一步增加到18.7%。这也就意味着,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接近20%,即将进入中度人口老龄化社会。
有学者预测,21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会呈现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99年到2022年,是快速人口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从1.3亿增加到2.68亿。
第二个阶段从2023年到2035年,是急速人口老龄化阶段。我国的老年人口将从2.68亿增加到4.23亿,人口老龄化水平升至29.1%。在这个阶段,老年人口急速增长,老年问题集中爆发,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最艰难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从2036年到2053年,是深度人口老龄化阶段。我国的老年人口将从4.23亿增加到4.8亿的峰值,人口老龄化水平从29.1%升至34.8%。同时,我国的人口负增长加速,高龄化趋势显著。在这个阶段,我国将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形势最为严峻的国家之一。
第四个阶段从2053年到2100年,是重度人口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从4.87亿回落到3.83亿,人口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3%左右。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变化。第一,劳动力有效供给减少。第二,社会消费水平产生变化。老年人口具有独特的消费习惯和需求,比如他们在食物、生活用品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会下降,而用于保健、医疗、护理方面的消费需求会增加。第三,社会养老保障的负担持续加重。
他们退休后还在漂泊
截至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达到3.76亿,其中跨省流动人口约为1.25亿。《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年)》显示,2015年,我国离开原籍所在地超过半年的老年人口达到1800万,占全国总流动人口的7.2%。而在这些流动的老年人口中,专程去照顾晚辈的老年人的比例高达43%,这一部分老人就是我们所说的“老漂族”。
“老漂族”,也称“漂族老人”“随迁老人”,指的是那些离开故土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帮忙照顾第三代的老年人。这个群体属于家庭结构中的长辈,年龄一般在50—70岁之间。和年轻人到异地打拼不同的是,他们的漂泊相对来说是被动的,他们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为了减轻晚辈的压力和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
这个群体的出现,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城市化进程的冲击。城市资源的集聚效应吸引人口流动,导致老人被动地随子女流入城市。
二是社会保障的倒逼。一方面,农村地区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不够健全,很多老人不得不依靠子女来养老。另一方面,城市家庭普遍存在幼儿抚育困难,尤其是1岁至3岁的幼儿,父母出于工作需要没有时间照看孩子,社会也缺乏相应的育儿机构。于是,老人们背井离乡来到子女所在的城市,承担起照顾孙辈的责任。
三是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按照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即使子女成家立业以后,父母依然对子女不计回报地付出。在这种责任伦理的驱使下,城市“老漂族”越来越多。虽然他们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但还在为自己的家庭和晚辈默默付出,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特有的一份力量。
他们的幸福感超出预期
在对深圳“老漂族”群体开展调研之前,我们通过以往的新闻报道和研究文献得出这样的印象:他们来到城市后很容易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比如,他们离开故土后,由于语言不通、文化习俗不同、社会融入比较困难等,常常会感到孤独。生活方式、作息时间等出现了较大变化,给他们带来了诸多的不适应。再加上“老漂族”的身体状况可能不太乐观,容易出现失落感和无助感,长此以往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然而,我们的研究和访谈发现,深圳“老漂族”的心理健康水平比我们预期的要高得多。总体来说,深圳的“老漂族”幸福感较强,很少感到孤独。
我们仔细探究后发现,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有三个原因。
第一,“老漂族”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各种新生事物发展传播的集聚地,因此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非常多样化。各个小区都有较为全面的基础设施,包括健身和娱乐设施,社区活动内容丰富,加上深圳的公园和一些展览活动对老人免费开放,使得“老漂族”的生活丰富而充实。
第二,开放融合的生活环境。像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全国各地的外来人口较多,整体的社会氛围比较开放,本地居民排外的风气并不盛行。“老漂族”虽然远离原来的社交圈,没有了熟悉的亲朋好友,但是在外来人口众多的小区里,很容易找到亲近的老乡。
第三,生活质量普遍较高。大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较好的经济状况意味着生活质量较高,由此导致家庭冲突更少,家庭氛围更和谐。
我们发现,学历更高的“老漂族”幸福指数更高。因为这一类老人拥有更多的资源,他们的社交范围也更加广泛。此外,相比靠子女资助的“老漂族”,有自己退休金的“老漂族”感到更幸福,因为他们对子女的依赖性低,独立性更强。
乡愁是他们最大的心结
虽然“老漂族”群体的幸福指数较高,但是我们的研究显示,影响“老漂族”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乡愁难以排解。
对故土的眷恋是人们共同的情感,对于在家乡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漂族”来讲更是如此。中国人有一种落叶归根的心理,尽管时移世易,我们的内心深处仍保留着传统的乡土情结。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老人说“哪里都不如家乡好”,这句话里既有无奈又有思念。
“老漂族”的乡愁表现为三种形式:积极接触、拒绝分离、思乡行为。所谓“积极接触”就是对家乡抱有积极的态度,会主动寻找和家乡的联系。比如,有一些“老漂族”每天都会关注家乡的新闻,这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拒绝分离”是指离开家乡后产生消极情绪,总想着要回到家乡去。“思乡行为”则是指老人在产生乡愁情感的时候会有一些行动和表现,比如经常吃一些家乡口味的饭菜,把家乡的东西带在身边作为纪念。
通过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跨省迁移的“老漂族”乡愁更浓。俗话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跨省迁移的老人在新环境中面临着更多不适应,包括气候、方言、习俗等。此外,来自农村的“老漂族”也因为不适应城市生活而乡愁更浓。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和强烈的乡愁情绪,“老漂族”的睡眠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健康问题。一些“老漂族”来到新的环境后,睡眠质量明显下降,影响身心健康。我们在调研中遇到过一位老人,他半年前从潮汕老家来到深圳,因为总是想念家乡的食物,他让老家的亲友帮他寄来各种食材,然后又担心食材变质,始终处于焦虑中,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这是一个典型的因为乡愁而影响老人身心健康的例子。
社会支持影响他们的幸福感
除了乡愁,影响“老漂族”心理健康的因素还包括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等几个方面。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社会活动中获得的资源,包括从家庭、朋友处获得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社会支持一般包括客观的支持和主观的支持,客观支持就是物质支持,主观支持主要是情感支持。社会支持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压力,缓冲压力所带来的应急反应以及后续的不良影响。对于“老漂族”群体而言,他们作为一个边缘角色,离开故土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急需重建社会网络,所以他们非常需要社会支持来使他们适应新的环境。
领悟社会支持则是另一个概念。社会支持是指实际得到的支持,而领悟社会支持则是主观上认为自己所得到的社会支持,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深圳“老漂族”领悟社会支持的水平总体较高。这一方面说明“老漂族”的子女等外界环境给予了他们足够的支持,而这种支持是“老漂族”所能感受到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老漂族”自身能够积极利用外部的社会资源,对外部支持保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