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雄业创工坊”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入驻作坊、企业10余家,已帮助300多名社区闲置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人均收入月增3000元左右
“走,我带你们去转转我们的创工坊,这可是我们社区居民家门口的‘就业圈’,它让很多群众出了家门就能就业。”9月5日上午,到了雄东片区金谷社区后,社区书记高峻带着记者去走访。
高书记说的创工坊是昝岗管委会和雄县公共服务局为解决居民就业创业问题,利用闲置预留公共服务配套空间打造的“雄业创工坊”。经过走访调研统计,2000多名社区居民有就近求职意愿,而本地塑料包装、箱包生产等传统产业也有用工需求,一个小小的创工坊成为连接居民就业和企业生产的桥梁,营造了“上楼安家、下楼就业”的场景,家门口就业让群众实现赚钱、顾家“两头甜”。
“高书记,又来‘转弯儿’啦?我们刚租的34号、36号这两个铺子都还没通上水,没水就没法装修。另外,房修还有点小问题,我们想抓紧装修完,尽快把新场地用起来。”在金谷社区爱景街上,居民高坤遇到高书记后,边打招呼边寻求解决业务拓展中的“小难题”。
高坤是原雄县雄州镇小步村人,过去多年一直经营着加工塑料包装袋的作坊。回迁住在了雄东片区后,得知县里、片区管委会和社区为群众打造了就业创业示范街区,于是去年就把作坊搬到了家门口,成了“雄业创工坊”的入驻“坊主”。
“这俩商铺原来是你租的,看来你这生意是越做越大了。你反映的这两个问题,我现在就联系相关单位,马上帮你解决。”说着话,高书记就拿起手机,挨个联系了物业公司、水务公司和维保人员。
“我的作坊现在有15个工人,都是附近的居民,工作时间很弹性。她们加工一个包装袋赚6毛钱,平均每人一天能加工四五百个袋子,算下来一天就能挣两三百块钱。”高坤介绍,随着业务不断拓展,现在订单量很多,原有的场地满足不了生产需求,工人也不够用了,所以又申请了新的场地。“新租的爱景街34号、36号这两个底商,面积大概有280平方米,等装修布置完后,就能扩充一倍以上的工人,也能帮助更多社区群众就业。”
和记者聊着天的工夫,高坤反馈的问题就得到了回复:两个铺子已经通上了水,维保人员也很快就去检查房屋的情况。
“社区日常工作都是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对群众来说却是影响幸福感的大事。”高峻说,“群众找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多走走转转,让群众多找找我们,就能帮他们办很多事。”
说着话,高峻又带着记者来到了泰宁街5号,这里也是“雄业创工坊”里的作坊之一。
“我们这个铺子面积大,水电齐全,装修得也不错,连空调都是现成的。我们只布置了铝合金支架,把缝纫机拉过来就开工了。非常感谢管委会和社区帮我们找到这么好的场地。”见到高峻和记者走进来,作坊负责人李彩红连忙打招呼。
走进作坊,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宽敞明亮的场地加工包装产品。泰宁街5号有400多平方米,过去是片区刚回迁时候的总包单位维保点。维保点撤离后,这间临街铺子一直空闲着。高峻告诉记者,“雄业创工坊”运营后,昝岗管委会和金谷社区就把这里安排给李彩红的作坊使用。如今,这里解决了20多个社区妇女的就业。
“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创工坊里的作坊、企业办得多、办得好,社区就会有更多的人解决就业。”高峻介绍,目前,“雄业创工坊”总面积有5000多平方米,入驻作坊、企业有10余家,已帮助300多名社区闲置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人均收入月增3000元左右。
“接下来,我们还要协调更多预留的公共服务配套空间,来支持创工坊的规模扩大,再用上我们的热心服务,助力社区‘家门口就业圈’越做越大。”高峻说。(记者 孙文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