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如今智能手机在诸如大型游戏、对算力需求更高的影像设计等“刺激”下,计算性能几乎是每年都在大幅增长。但与此同时,锂电池的电量(或者准确来说能量密度)的提升速度,却并没有那么快。
(相关资料图)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手机长时间使用不断电”的需求,越来越多厂商将目光投向了高功率、超快速的充电设计。特别是在最近这两年可以看到,各大品牌纷纷推出了200W或以上级别的量产快充机型,同时100W到150W的“百瓦级”快充更是快速普及,甚至出现在了一些两千元上下的中端产品上。
然而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注意到这样的一个现象,那就是在大力发展“超快充”的同时,部分厂商也开始为他们的新机加入特殊的“慢充”功能。这就是一种在特定状态下可以自动降低充电功率,使得其变得需要花上几个小时才能充满电的“新技术”。
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超级快充很强,也的确带来了新的充电方式
首先大家不妨回忆一下,此前“百瓦级快充”在手机上刚刚出现时,各大厂商是怎么宣传的?没错,当时很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它会改变用户的手机充电习惯”。
从技术上来说,这句话显然并没有错,因为早期的百瓦级快充就已经能够做到在15分钟左右将手机的电量从1%充到100%了。而且如果不追求“充满”,仅仅只是想在短时间里充入50%之类、足够玩几个小时的电量,更是仅需5分钟左右就行。
正因如此,理论上消费者在使用这些“超快充机型”时,的确可以采用一些过去不敢想的\“碎片化”的充电方式。比如说在早晨起床洗漱时给手机插上充电、洗漱完之后就拔下来,或者是在游戏对局的间隙插上电源、休息短短几分钟,然后就又能再“战”几个小时。
然而,用户的习惯不能、也不应该被强迫改变
然而这些新的超快充技术固然“可以”让用户在更短的时间里完成充电,但这并不等于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来说,他们就一定会因此舍弃掉过去所养成的、旧的充电习惯。
但是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当用户按照他们过去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依旧长时间将充着电的手机放在一边,或是依然在每晚睡前将手机插上充电器、直到早上醒来才拔下来的时候,由于“超快充”机型只需要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就能充满电量,就会导致手机很有可能长时间都处于“电量很快充满-自动停止充电-因为待机导致电量消耗-再一次进入快充状态-很快又充满”这样的循环当中。
很显然,这种反复、快速的“充-放”循环,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机电池的耐久度。而且由于高功率快充本身的电压、电流都相当大,所以频繁地使得手机进入“快充”状态,本身也就相当于是在反复“考验”着充电电路的可靠性。时间一长,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电池或充电电路出现故障的概率。
但因此就能说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用户自己使用不当”吗?从纯粹的技术角度来说,确实可能如此。但站在产品营销、品牌宣传的角度,恐怕没有哪一个厂商胆敢声称“超快充机型就只能进行碎片化充电,用户按照以前的习惯长期插着充就是自己毁坏机器”吧。
当快充机型学会“慢充”,这同样也是一种技术进步
没错,再怎么先进的技术,最多也只应该是“可以”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而不是强迫用户非得要放弃过去长期形成的习惯不可。正是基于这一点考量,如今可以看到已经有一些“超快充”机型,同时也搭载了自动降低充电速度、减少充电电量的保护功能。
其实这类技术在原理上并不复杂,它们首先会学习用户的充电习惯,在判断“用户是否有长时间充电的行为”、“用户每天大概什么时间会开始高强度使用手机”之后,就会自动做出针对性的充电逻辑调整。
比如说加入你总是晚上睡前插上充电,然后早上7点起床就开始刷手机。那么这些“慢充”程序就会在整个夜间将充电功率限制到非常小的一个数值上(比如可能只有10W、5W,甚至更低),让电池在“你每天醒来之前的几十分钟”刚好能充到大约80%的进度,然后手机会在你每天快要醒来之前自动激活快充模式,争取恰好“卡点”充满100%。
这样一来,虽然确实是把手机插着充了一晚上电,但实际上的充放电循环便最多只有一次,而不是以前的很多次,“超快充”对于电池寿命的伤害于是便大幅降低了。显然,这才是一件大好事。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