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滚动:基金周策略:“暖冬行情”已全面进入兑现期

GPLP

作者:涟漪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

上周A股缩量震荡下跌,三大股指悉数下跌。中小盘指数下跌幅度大于大盘权重指数。全面放开疫情后,各地的阳性症状病例激增,纷纷屯药。外围市场,上周是2022年全球最后的一个全面加息周,美联储加息50BP,同时释放出鹰派言论,2023年终端利率上调至5.1%;欧洲央行加息50BP,英国央行加息50BP,使得外围股市遭遇重创。A股表现出较强韧性,在权重股的拉动下,下跌幅度不大。

全周各大主要指数表现为:上证指数下跌1.22%,深证成指下跌1.80%,创业板指下跌1.94%,科创50下跌2.33%。其他宽基指数方面,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分别下跌0.68%、1.10%,中小盘指数表现一般,中证500指数下跌1.93%,中证1000指数下跌2.41%。

行业板块方面,多数下跌,上涨的板块主要是社会服务,生物医药板块和消费板块里的食品饮料,农林牧渔。31个板块中,仅有5个板块收益为正,其中涨幅前三分别为社会服务、食品饮料、农林牧渔,涨幅分别为2.92%、1.75%、0.80%;26个板块下跌,跌幅前三分别为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基础化工,跌幅分别为4.33%、3.77%、3.35%。

风格方面,只有消费风格取得正收益,周期风格表现最差。金融风格、周期风格、消费风格、成长风格、稳定风格分别上涨:-1.55%、-2.28%、0.35%、-2.23%、-1.16%。每日成交金额方面,较上一周明显缩量,平均每日成交额8133.60亿。

北向资金方面,延续之前净流入状态,合计净买入56.65亿元,沪股通净流入3.69亿,深股通净流入52.96亿,北向资金增持医药生物、银行、食品饮料等板块,减持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煤炭等行业。

利率债方面,上周各期限收益率涨跌不一。具体来看,国债1年期上行3.00bp,3年期上行2.77bp,5年期下行2.92bp,7年期下行1.26bp,10年期下行0.47bp;国开债1年期上行8.02bp,3年期上行0.97bp,5年期下行2.30bp,7年期上行1.85bp,10年期上行0.02bp。

信用债方面,上周各期限收益率全面上行。目前,半年、1年、3年、5年AAA中短期票据的收益率分别为2.86%、3.00%、3.48%、3.63%,AAA企业债收益率分别为2.88%、3.02%、3.46%、3.62%,AAA城投债收益率分别为2.94%、3.14%、3.53%、3.63%。

第二部分

中金公司:A股面临的波动和震荡或有所增加

中金公司表示,尽管未来几个月的经济活动,或仍然受到疫情干扰,可能使得市场前期的单边上升面临波动和震荡增加,但市场更多反映的是未来的增长预期,近期防疫政策优化以及地产政策加力支持后,2023年一季度后经济有望得到更明显修复。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为注重明年经济增长和信心的恢复,并且在疫情、地产、国企与民营经济、开放等多项重大问题回应了市场关切,在短期和中长期经济发展层面均释放较多积极信号,不仅有助于提振企业家信心,也有利于投资者信心的修复。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关注政策支持领域,并沿三条主线布局:一是预期不高、政策出现边际变化受影响大的领域,如地产链条,消费的食品饮料、家电等。二是高景气、有政策支持的制造成长赛道,如高端制造、军工等。三是股价调整相对充分的医药、互联网等。

中泰证券:“暖冬行情”已全面进入兑现期

疫情冲击存在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复苏更可能是曲折向上的过程。四季度“暖冬行情”已全面进入兑现期,12月伴随中阿峰会、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预计“暖冬行情”还将“余音绕梁”。在市场方向与风格上,预计12月以上证50为代表的低估值蓝筹仍将继续占优。

展望后市,布局一季度的投资者要关注两个方向:一是以电力为代表的高分红板块的防御价值;二是半导体、军工、计算机、高端制造为代表的中小市值板块。

经过这一个月的大幅调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政策持续发力、国际地缘格局进一步变化等因素催化下,上述板块或将在明年一季度再度占优,当前时间点可以考虑提前布局。

第三部分

中欧基金成雨轩:对未来一至两年消费品市场充满信心

中欧基金核心消费股票基金经理成雨轩表示,站在当前时点,经历过去两年的持续下跌和消化,很多消费品估值已进入到合理或偏低的区间。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带动消费场景回归,房地产和经济周期也将出现弱复苏态势,对未来一至两年消费品市场充满信心。

万家基金黄海:按照周期轮动的规律,明年价值股会继续占优

万家基金经理黄海表示,风格上,其更看好价值股的风格。按照周期轮动的规律,明年价值股会继续占优。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过去三年,6万亿左右的主动权益基金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投向成长股,从成长到价值的风格再平衡过程,至少会持续两年。

具体来看,在稳增长的闯关期,以煤炭股为代表的能源资源品仍然确定性较高,低估值、低负债、高分红、高现金流的资产非常稀缺;但是一旦经济慢慢复苏,可以考虑买一些更有弹性的中游,比如化工、建材股。

特别是化工,部分化工企业有两块业务,一块是传统的大宗品类,一块是国产替代的高端产品。因此,这些化工行业既能享受稳增长带来的需求上升,也承载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技术升级的使命,代表着中国制造业顶端水平,非常值得关注。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