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最资讯丨江苏警方:“情指行”一体化构建新安全格局

扬子晚报

分布在多个省份的犯罪团伙交织串联,打着生物科技公司的幌子,大肆生产销售假劣生长激素,严重危害患者健康。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从一条不起眼的情报线索入手,深加工、细排查,追踪溯源,多警种同步出击,在全国多地成功捣毁窝点5处,抓获犯罪嫌疑人41名,短短几天,将这些犯罪团伙全部连根铲除。

图为江苏警方在工作中

江苏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公安部党委决策部署,不断创新完善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机制措施,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主线,着力打造情报感知迅捷灵敏、风险防控精准主动、合成处置高效规范、行动力量专门专业的“情报、指挥、行动”(简称“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着力铸造新安全格局,推动新时代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

“我们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将‘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建设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任务,推动现代警务体系改革,努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江苏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李耀光说。

图为江苏警方在工作中

超前感知: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11月初,苏州市公安局姑苏分局城北派出所民警黄建刚等人会同相关部门,成功调处一起矛盾纠纷警情,让十余名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有了着落。

江苏省公安厅情报指挥中心根据这一信息,汇集全省同类线索,结合疫情影响及年底讨薪事件多发等因素,进行深度专题研判,提醒做好超前应对。各地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即刻行动起来,深入工地、企业,大力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相关规定的落实。仅仅一周,江苏就有十余起此类事件得到圆满解决。

图为江苏警方在工作中

得知自己一次接处警竟让那么多人受益,黄建刚很有成就感,他说:“见微知著,将事情做在前面,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这就是为人民服务最鲜活的体现。”

每天从晨光初透到繁星满天,走进江苏省公安厅大院,能明显感受到这里的快节奏。在各楼幢之间,时常可见各警种部门负责人行色匆匆、疾步如风。这里每天由厅领导坐镇,情报指挥中心牵头,全面建立“早碰头、午会商、晚研判、夜点调、周调度”工作制度,实现风险研判处置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把风险防范的篱笆扎得紧而又紧。

省级主责,将各地、各警种、各条线拧成一个整体,将全省公安机关当日搜集的情报线索一网打尽;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将发现的各类风险隐患及时消除在萌芽、化解在源头。

图为江苏警方在工作中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眼睛瞪得大大’的敏锐性,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对各类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管控、早处置、早打击、早化解。”江苏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尚建荣说。

在江苏,十多万公安民警,每个人都是情报员。各级公安机关将源头搜集融入公安民警走访调查、接处警情、侦查办案、巡逻执勤、日常服务等全过程,进而带动整个社会面为公安机关提供信息线索,所有信息线索都被及时录入统一的情报平台。

图为江苏警方在工作中

每一条情报线索都要有回音、有结果。情报研判实战专班全天候高速运转,扎口开展线索、数据的“研交办督结”各项工作,线索指令成日源源不绝、川流不息,贯通警种部门、上下层级。重要线索、敏感案事件、突出风险问题按照“一条不漏、一刻不误、一查到底”要求,做到“日清日结、动态清零”。

“苗头性、倾向性、方面性问题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江苏省公安厅情报指挥中心主任高松说。在搜集汇聚海量情报信息的基础上,各级公安机关动态把握社会治安形势、群众关注热点问题,高效生成具有指挥决策参考价值的高质量预警产品,供相关警种部门及时研究对策、开展打击防范,“治未病、消未患”。

东南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黄如说:“我们的公共安全治理日益走向细处、深处,水平越来越高,充分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

据统计,自建立风险研判处置机制以来,江苏公安机关已研判预警、督促化解突出风险1500余件,重大风险事端的预警率达到100%。

图为江苏警方在工作中

快反快处:一呼百应,令出如山

11月1日晚,夜幕降临时,位于无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金城湾公园,在灯光点缀下流光溢彩,前来休闲的市民们或环湖漫步,或闻歌起舞,喧闹而有序。20时许,当地警方接报,有一名男子持刀在公园里出现!

“情指行”一体化指挥行动体系立即启动,各方警力梯次抵达现场,警用无人机升空,5G执法记录仪开启,各路视频数据实时汇聚在指挥超图中。3分钟后,嫌疑人被无人机锁定。5分钟后,嫌疑人被抓获并带离现场。公园内各处广场舞仍在继续,上千游人无人受到伤害和惊吓。

“一眨眼工夫他们就走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时在跳广场舞的陈大妈回忆,从看见警察到警察离开前后不到10分钟,他们还以为警察在例行巡逻呢。

作为“情指行”一体化的“神经中枢”,江苏公安机关加快建立新型情报指挥中心。

图为江苏警方在工作中

这里是一片“海”,聚合内部和外部、网上和网下、人力和技术等各类情报资源,实现信息全要素汇聚、风险全维度感知。

这里连接着公安机关和整个社会的“七经八脉”,纵向贯通省、市、县、所队站和一线实战警力,横向联通党政相关部门和区域协作单位,内部畅通各警种部门,可以做到指挥一键通达、行动在线联动、要素可视呈现、赋能实战同步、监督实时开展,保障各地各警种各部门各层级有机衔接运行,实现情、指、行全流程紧密互通。

“日常处置案事件时,必须要争分夺秒!”高松说,“情、指、行无缝衔接的指挥体系,可以实现情报快、反应快、处置快,从而做到‘快刀斩乱麻’。”

为确保指挥高效、行动有力,江苏公安机关全面布局建设街面警务工作站、应急快反点,最大限度布警街面、动中备勤,结合城际治安卡口、公安检查站,和街面巡逻力量错综交织,构筑密不透风的防控网络,确保一旦发生重大突发案事件,能够迅速启动预案,做到领导到位、指挥到位、力量到位、保障到位、处置到位,“一令发而千军动”。

一线终端遍布“千里眼”“顺风耳”。各类车载单兵图传、4G执法记录仪、无人机、布控球等轻量移动前端的广泛普及,让指挥员、战斗员“耳聪目明”,警力一图可览、风险一屏可知、现场一键可视。必要时,指挥中枢可以建立直连单兵的现场指挥集群,指挥员与一线民警灵活组网通话,精准处置,“指哪打哪”。

“工作快一秒、平安多一分。我们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对各类警情尽量缩短处置周期、缩小负面影响,降低不必要损失。”高松说。据统计,近半年来,江苏公安机关警情处置周期平均缩短近30%。

图为江苏警方在工作中

合成作战:团队支撑,敢打必胜

日前,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于凌晨接报一起打架警情,民警立即前往现场处置。根据现场民警实时回传的数据和音视频信息,后方合成作战中心即时启动“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多警种值班警力同步上案,开展人员身份、人车轨迹等相关信息研判,并做好舆情引导处置工作。

很快,3名现场人员身份信息被确认,逃离人员活动轨迹也一一被捕获。最终,8名逃离人员有的刚下车就被抓获,有的刚进家门就落网,有的主动投案自首,于4小时内全部归案。

在“情指行”一体化作战模式下,一线民警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身后有强大的团队可依靠。江苏各地公安机关创新数据赋能接处警模式,采取数据推送、视频连线等方式,提前向指挥员、一线处警民警推送事发现场图像、涉警背景信息、警情处置要点、风险隐患提示等,同时,全程动态掌控处置情况,实时提供赋能支援,让民警“带着数据接处警”,可视化精准化开展工作。

各地公安机关以情报指挥中心为龙头,最大限度聚合警力、统筹资源、集约手段,实行一体化运行、合成化作战,从而在实战中迅速建立起资源和力量优势,取得主动。

“‘情指行’一体化让我们牢牢掌握了主动权,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处置警情时尽量不留‘尾巴’、不留余患。”姜堰公安分局情报指挥中心民警管厚勇深有体会地说。

在“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总体架构下,江苏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推动风险防控、合成侦查、基础管控、舆情引导、执法办案、监督管理等分中心的建设应用,适时成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打击突出违法犯罪、社会面防控、公共安全监管等工作专班,推动案事件处置更专业、更规范。

“我们在处置警情时,要有系统观、全局观。情指行深度融合,让我们在处置警情和案事件时,可以做到‘杀鸡用牛刀’,这样,无论是打遭遇战,还是打阵地战、攻坚战,我们都有敢打必胜的信心和把握。”李耀光说。

如今,江苏公安机关正集全警之力,用“牛刀”侦破面广量大、关切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近一个月破案数同比上升28%。

通讯员 赵家新 杨青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建明

校对 盛媛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