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即时:专盯慢性病老人冒充医生“回访”问诊 廉价药包骗了近千人

扬子晚报

用非法购得的快递信息当“摇钱树”,冒充医生、专家,以电话问诊配药为由向被害人销售保健品,通过收取药款牟利。近日,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检察院就这起诈骗案提起公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买药后“专家”亲自回访问诊

今年6月,家住无锡市滨湖区的芳阿姨在电视广告上扫码下单购买了孙医生推荐的药膏。一个月过去了,芳阿姨突然接到了自称“孙医生”本人的电话:“阿姨您好,我来做个回访,您用我们药膏效果如何?”芳阿姨听他的嗓音与电视广告中孙医生的嗓音相似,便没有多想,和他聊了起来。

“可能是之前的药品并没有完全针对您的病症,我可以按您情况单独配药。”听到芳阿姨说药膏效果不好,“孙医生”马上推销起“一对一问诊”服务,芳阿姨很感兴趣,下单购买了2000元药品并约定货到付款。几日后快递到了,签收付款后芳阿姨却傻了眼,包裹里是像茶包一样的中药包,也没有药监局标识、成分等信息,看起来像三无产品,根本不值这个价钱!

“您好,我们是某药膏售后客服,请问您用药膏了吗?效果怎么样?”几天后,芳阿姨又接到了药膏客服的回访电话,正气不打一处来的她竹筒倒豆子般把上一次回访和买药的事道出,对方却一头雾水:“我们才是某药膏公司官方客服,我们孙医生是没有时间单独给患者打电话配药的,官方更不会在电话里这样推销。”原来这一次才是药膏品牌官方的回访电话,芳阿姨心里“咯噔”一下,惊觉可能遇到了骗子,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这个团伙专盯患有慢性病的老人

和芳阿姨一样接到了“专家电话”购买药品而被骗的人不在少数。民警接到报案,根据快递单信息等线索,追查资金流向,锁定相关人员及定位后,一个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养老诈骗团伙浮出水面。

这些人是如何知道被害人们买过什么药?又是如何能够伪装成医生本人还不露馅呢?时间回到2019年,贺某某与刘某某、郝某某在一起做日用品电话销售,后来三人离职组建了自己的公司。起初,他们还是做日用品销售,但到了2019年6月,他们将目光放到了向老年人售卖保健品上。贺某某等人首先非法购得老百姓在电视、电话购物上买保健品的快递信息,掌握了他们的电话、购买的保健品种类等情况,筛选出“目标客户”。他们再通过线下和网络等方式,购买低价的中药包、保健口服液、药粉等保健品,组合成一份份方便日后发货,这些药品的进价被控制在每份100元以内,却能够在业务员的包装下身价暴涨,卖出2000至3000元的高价。

聊养生、下危机,一本话术骗千余人

贺某某将快递信息分发给业务员,各业务员再使用其提供的网络电话呼叫软件联系“目标客户”。一般来说,他们会冒充被害人购买的保健品公司客服或专家助理,询问被害人服用保健品的效果,并谎称可以帮助其预约专家一对一电话问诊诱导被害人相信。

同一个业务员捏起嗓音,放慢语速,故意模仿电视广告中专家、医生的声音再打电话,此时他已摇身一变成了专家、医生本人,根据话术单假意问诊,称可以就被害人病情“一人一方”配药,并收取金额2000至3000元不等的钱款。

“我们会先和客户聊养生的知识,这些知识也是我们从电视上看来的,这样老人家会对我们放下戒心。”贺某某在供述中说道,为了拉近与被害人距离,他们会先聊养生话题做铺垫,等聊到具体病情,再用“下危机”的方式,故意夸大对方病情的严重性,引导其下单买药。如此一来二去,被害人就会被贺某某等人设定的情境所迷惑,在不知不觉中上当受骗。

待对方下单,业务员就会就联系仓库,发出事先准备好的药包组合。有时被害人反映药效不好,如对方比较信任业务员,他们就会顺势推销其他组合形式的保健品,继续骗取钱财,若对方情绪激动,他们则会用话术安抚或直接退款以防止对方报警。

从培训业务员变化声音来模仿医生,到使用假名和他人手机号寄快递发货,贺某某等人认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但这种自欺欺人的伪装总有被揭开的一天。经检察机关审查,2019年6月至2022年8月期间,犯罪嫌疑人贺某某、刘某某、郝某某等人纠集人员,按上述手段骗取全国多地的逾千名老年被害人钱款1000万余元,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扬子晚报网/紫牛新闻记者 刘浏


校对 陶善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