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创新和丰富我省新时代人民调解载体,畅通群众诉求表达解决渠道,着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去年11月,我省出台了《安徽省“百姓评理说事点”建设指导意见》,全面开展“百姓评理说事点”建设工作。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已建成“百姓评理说事点”6000余个,收集矛盾纠纷线索3.3万余条,化解矛盾纠纷2.5万件,开展法治宣传8000余次,“百姓评理说事点”建设取得预期成效。
法律宣传
形式生动富有成效
5月5日傍晚,石台县矶滩乡塔坑村龙阳“百姓评理说事点”里,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吃过晚饭,竹园、旗山两个村民组的村民,结伴前来听取村居法律顾问关于水法知识的宣传课。
“请问大家,水法规包括哪些?”村民周青鹏抛出问题。“刚才讲了。”村民朱德发说,“水法规是指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河道管理条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等。”“说得好!”人群中随即响起一阵掌声。
“我也提一个问题。”掌声未息,村民陈小刚举手示意。“经村委同意,在堤塘边的宅基地建简易房、堆放杂物,可以吗?”“不行,因为那个建筑在水工程的管理范围内,没有经过当地政府同意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村级组织作为集体组织没有涉水项目审批权,那是违章建筑。”村民周文启自告奋勇地回答。
在你问我答的热烈气氛中,一堂生动的法律宣讲课,让村民们对水法知识有了深刻而直观的了解。“这个形式普法好,大家听得懂,希望听,记得住。”前来听课的群众纷纷点赞。
广泛深入开展法律宣传,是我省建设“百姓评理说事点”的主要功能之一。
记者从省司法厅了解到,去年底以来,省司法厅在总结淮北、宣城两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丰富、明确界定“百姓评理说事点”的功能定位,对“百姓评理说事点”的地点设置、人员配备、运行模式和建设标准等作出具体规定。
各地根据全省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式,务求工作实效。合肥市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谋划“党建+调解为民”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对口联系城区“百姓评理说事点”,定期到“点”上宣传法律政策,开展纠纷化解、提供法律服务;宿州市引导各县(区)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科学选址,整合人民调解员、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等资源,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吸收多元力量参与“百姓评理说事点”建设;铜陵市司法局立足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寻”人而建,“点”随“人”设,依托民主法治示范村探索建立融法治元素于一体的“百姓评理说事点”。
聚力搭台
畅通沟通联系渠道
日前,合肥市经开区海恒社区水木园小区部分业主来到该小区里的“百姓评理说事点”,反映小区车位较为紧张,车位租赁价格较高,想请调解员在业主与开发商、物业之间协调一下。水木园驻点调解员了解到业主的意见后,多次走访开发商、物业、业主,充分考虑各方需求,征求各方意见,拟定调解方案,成功化解了这起潜在的纠纷,促进了邻里和谐。
为充分听取居民意见,搭建居民议事协商平台,海恒社区建成了“百姓评理说事点”,充分整合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法律服务。他们遴选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退伍军人等人员为主体,以辖区法庭法官、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员为补充,建立“4+2”调解工作队伍,定期在“点”上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法律政策,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海恒社区“百姓评理说事点”建立以来,积极开展法治宣传、调解矛盾纠纷,实现了社区“纠纷量下降、信访量下降、综合治理能力显著增强”的良性循环。
在开展“百姓评理说事点”建设进程中,各地围绕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因地制宜积极为群众搭建说事议事平台,进一步畅通与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系渠道。通过设立遍布城乡的“点”,人民群众在“唠家常”的过程中表达诉求。各级调解组织在听民意的过程中捕捉、反馈、预警矛盾纠纷信息,各类矛盾纠纷被及时消除和化解在萌芽状态。
阜阳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依托“五老”“乡贤”“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工作室,灵活多样打造“百姓评理说事点”,为法治乡村建设注入了法治新能量;马鞍山市以构建“社情民意的收集点、矛盾纠纷的化解点、法律政策的宣传点”为支撑,探索“百姓评理说事”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实现“百姓评理说事点”有人引导、有人管理、有人活动;池州市司法局在群众经常聚集地建立“百姓评理说事点”示范点,做到标识牌、留言本、工作流程“三统一”,信息员“一落实”,注重从群众日常生活中收集矛盾隐患和意见建议,提前介入化解矛盾纠纷。通过“百姓评理说事点”,引导群众依法办事,合理表达利益诉求,有力推进了基层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
树立品牌
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亳州市围绕民生诉求、阶段性矛盾纠纷特点、群众法律需求等内容,组织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村(社区)法律顾问下沉到“百姓评理说事点”,普及法律常识、解答法律咨询、化解疑难复杂纠纷;蚌埠市不断延伸“百姓评理说事点”触角,通过建立网格“说事微信群”,将网格里的群众吸收到说事群里,选择群众基础好、政策业务熟的群众担任评理说事员,收集信息,化解矛盾,实现矛盾纠纷从细小和源头处化解……
“各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广泛性和基础性优势,力求基层矛盾化解的高质高效。”省司法厅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很多地方紧盯房屋拆迁、物业管理、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百姓评理说事点”建设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同部署、同安排,充分发挥说事点的职能作用。
“各地还注重深入挖掘区域文化渊源,突出地方文化元素,将‘枫桥经验’与地域文化、法治文化等紧密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百姓评理说事点’地方品牌。”据省司法厅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宣城市将群众熟知的人文典故融入基层治理中,推动乡村党建、法治、自治、德治与“百姓评理说事点”有机结合,提炼出“耐心听取、巡街查访、理清思路、说清是非、因势利导、借古喻今、公平公正”七种调解技巧;黄山市深入挖掘黟县“作退一步想”调解文化内涵,把弘扬徽文化与“百姓评理说事点”建设有机结合,创新推广“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从源头上预防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淮北市推动“百姓评理说事点”与时俱进,不断赋予新内容、新功能,运用信息化等手段拓展说事平事了事的新路径,实现“百姓评理说事点”既接地气又充满时代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杯茶”“老贾工作室”等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新时代调解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