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这些天,“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在福建博物院展出,三星堆文物等顶流藏品的亮相,吸引众多观众,队伍一度排到馆外。
文物是灿烂文明的结晶,承载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博物馆作为收藏、研究和展示这些瑰宝的公共文化机构,近年来备受关注。可以说,“观展队伍排到馆外”并非特定时间节点的现象,逛博物馆正成为不少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不过,据笔者观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从观展群体看,一些观众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甚至将其当成“到此一游”的打卡点。从展览展品看,展览层级高的门庭若市,其他展览则观者寥寥;网红文物受到热捧,普通文物门可罗雀。
冷热之间,值得思考、探寻。一方面,我们要了解,观众看展,看的是什么?另一方面,博物馆能为观众提供什么?
文物具有浸润人心的力量,它的展示本身就能给人以知识传承、审美体验。但这是有前提的——观众本身要有相当的文化积累,能够感受到文物的价值。对大多数人来说,为数众多的文物还只是不会说话的展品,难以体味其背后的文化底蕴。这就给了博物馆一个重大课题——如何让文物“说话”,向普通观众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实际上,面对这一课题,有的展馆仍停留在展示奇珍异宝的阶段,不免走入追求重量级展品而忽略海量普通文物的误区。有的展览则侧重于借用高科技手段展示藏品,忽视挖掘与呈现其背后的生动故事。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观展者来说,顶流藏品等同于超级IP,有故事、会“说话”;相比之下,其他藏品若无具体介绍,便可能只是平平无奇的“坛坛罐罐”。
馆藏品是载体,背后承载着人类历史及文明记忆。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感知历史与对话文明的窗口。如何通过讲述一件件文物背后的故事,为不同人群提供感受文化、探寻文明的平台和途径,这是博物馆的功能所在,也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意义所在。以这次福建博物院特展为例,“国宝级”文物固然名头不小,但诸如青铜树、青铜兵器、原始青瓷和工具所反映的先民精神面貌与文明璀璨成就,同样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其内在意义同样需要挖掘。
八闽大地钟灵毓秀,福建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筚路蓝缕、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树立了勤劳智慧的形象,塑造了敢拼会赢的精神,对国家及世界作出突出贡献。数量庞大的福建文物馆藏,既是有迹可循的历史印迹,也是向人们讲好福建文化与闽人智慧的绝佳素材。
让文物“说话”,我省众多博物馆大有可为、大可作为。我们要充分结合时代特征与地域因素,深入挖掘研究文物藏品蕴含的地方文化特征,比如水密隔舱造船等展现的福建技艺、养蛎固定桥基等展示的闽人智慧、船型陶灶体现出向海而生的福建精神等,完全可以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我们要具备人类文明的高度与视野,在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中,呈现本区域历史先民的生活场景、文明状态,从而更好讲述中国故事、福建故事,让优秀历史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为新福建建设、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潘抒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