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一批智慧博物馆、数字农家书屋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着力发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实现文化空间的创新发展和创造转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讲好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故事,是需要我们着力思考并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文化理念上凸显“新”。安徽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徽文化、皖江文化、淮河文化等具有深厚的历史意蕴和时代价值。首先,文化元素熔旧铸新。深入挖掘安徽文化资源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元素,融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设计理念,增强空间的艺术效果、审美韵味和文化品位,以高质量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追求。其次,文化内涵开拓创新。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文化内涵积淀不同的人文精神。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既要着眼于新时代文化建设全局,又要善于探索不同区域文化的内涵,彰显徽风皖韵的魅力,提升文化软实力,肩负起赓续、弘扬安徽文化的新时代使命和新时代责任。最后,文化特色历久弥新。整合安徽文化资源,立足优秀文化特色优势,打造知名文化品牌,逐步建立以文化产品质量为内核的品牌自信,以群众消费口碑为标准的品牌他信。在此基础上,增强特色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增加特色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打造安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文化产业集群,并逐步形成集群化效应。
在技术核心上抓住“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与传统文化空间相较而言,其优势集中体现在现代化核心技术的运用上,突出数字化、智能化的特点。一方面,搭建全程、全链的数字化平台。以5G赋能AR、VR等一批新技术、新手段,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化创意、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文化体验的全过程。同时,贯穿文化产业链、版权价值链、科技创新链的各个环节,在数字化保护、数字化石刻、数字化展览、数字化娱乐等诸多方面,形成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内涵深刻的数字文化产品,逐步构建全过程、全产业链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数字化体系。另一方面,拓展活态、互动的智能化空间。构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应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乃至元宇宙在文化智能中的作用,通过对文化底蕴深厚和特色鲜明的旧矿区、旧厂房等升级改造,使之成为全新的美学空间和网红打卡地,开启活态文化创意空间。此外,对于类似于益智书桌、益智棋桌、益智书法、益智国画等传统文化项目,我们要利用全息投影、数字孪生等新智能技术,打造多维虚拟空间,实现时空交流、时空交换,促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云”空间的互动。
在运营机制上围绕“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要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其关键要素在于激发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力量参与的热情,激活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内生动力,从而搭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全民共建的运营机制新平台。首先,树立政府引导下的导向。适应新型文化空间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潮流,政府要适时作出准确的文化市场预判,在方向把控、政策扶持、规划制定、方案实施等方面,构建多层次、易实施的引导机制。其次,确立民企主体下的运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市场运营离不开以民营文化企业为主体的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民营文化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加快自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中培育一批文化新产业、新业态,以适应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市场需要,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新路。最后,建立人民共享下的共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目的是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共享。没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失掉“灵魂”的物质摆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建共享,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服务能级上追求“优”。将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大众消费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针对呈现出文化消费和文化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差异化”的特点,在服务“精准化”“多元化”“特色化”方面,提升安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服务能级。首先,以服务“精准化”满足文化需求“个性化”。找准特定群体的文化关切,打破传统“我有什么你就看什么”的旧格局,结合城乡布局、民风习俗以及人居文化环境等现实情况,采取“订单管理”“个性配送”等文化服务新模式,不断提升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服务供需的匹配度和精准度。第二,以服务“多元化”满足文化需求“多样化”。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面对多元化需求,应广泛开展线下“文化馆日+”“民俗文艺表演+”“艺术普及+”以及线上“云”阅读、“云”非遗、“云”推介等不同文化活动,建立“多元化”服务供给机制。最后,以服务“动态化”满足文化需求“差异化”。面对文化消费群体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审美能动等存在诸多差异,结合当下文化消费热点,把握服务功能与空间功能、服务体验与文化体验的契合点,细致细分、有的放矢,适时对服务予以动态调整和延伸,创构安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功能的“晴雨表”,完善动态服务体系,打破文化需求“差异化”的服务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