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禁入课堂怎样拿出最优解?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调研组来榕听取教育专家意见

福州日报

在一些中小学幼儿园,时有学生带手机进课堂,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还伤害学生视力。能否为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立法?7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调研组来榕听取教育专家意见,与会的各学校负责人及教育部门负责人均对这项立法持欢迎态度。

有法可依,管理将“理直气壮”

市人大代表、长乐一中校长郑其强说,学校以前规定学生不准将手机带入校园,有带的要没收,待毕业才归还,遭到学生及家长的强烈投诉,“考虑到学校有寄宿生,从家里往返学校的路上需要和家长联系,携带手机入校园确有必要,因此现在学校放宽规定,寄宿生可以在回家路上使用手机,在校内联系家长可使用公用电话。作为校长,我赞成这项立法,对学校来讲,操作也于法有据,老师管理起来将更加理直气壮”。

市人大代表、福州十五中校长蔡隆也“举双手赞成这项立法”。他表示,立法规定学生禁带手机入课堂,能防止学生沉迷网络,保护学生视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育部已就此出台相关管理措施,各校都在实施,但力度不一。“现在很多家长知道不能让孩子带手机进课堂,但孩子硬要带,就只能商量。有了法规,学校和家长在拒绝孩子不合理要求时将更有底气。”蔡隆说。

建议家长以身作则少玩手机

两位小学校长同样十分赞成这项立法,并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建议加强家校互动,鼓励家长配合学校管理,签订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管理的承诺书,并以身作则少玩手机。“小学一二年级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如果家校一致抓好对孩子依赖手机这个坏习惯的管理,让孩子从小懂得自律,他们到中学自然对手机的依赖度就会降低。”校长们说。

全国三八红旗手、福州教院二附小校长方晓敏说,学校2018年就倡导学生不携带手机进课堂,并要求家长签订承诺书,以身垂范,不在孩子前面沉迷于手机,“从这几年实施情况看,效果不错。对于家长担心的没手机无法及时联系孩子的问题,学校在校内布足公用电话点,并要求老师办公室电话和老师手机都要及时为学生提供与家长的通话服务”。

福州教院四附小校长黄权认为,学生依赖手机习惯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学校要有宣传,班级要有教育,老师要有家访,了解学生放不下手机背后的诉求,针对这些诉求去解决问题”。他建议家长与孩子在家里形成各自使用手机的约定,并各自遵守。

立法留有余地,迎接智慧课堂

记者注意到,法规草案中所指禁止学生带入课堂的只有手机(含电话手表),并未将平板电脑列入其中。对此,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今后智慧课堂可能铺开,届时课堂上使用平板电脑可能无法避免,因此在立法中要留有余地。

法规草案还要求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手机管理具体办法,这为各校具体实施留足空间。“希望各学校完善配套制度,一校一策,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管理措施。今后学校还要提升硬件设施,如增设装手机的柜子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该局2021年就下发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通知,明确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带手机进校园,禁止带手机入课堂,并鼓励各校安装固定电话,“随着今年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这项工作推动起来更有力度了。建议将加强家校对这项工作的共同管理写入法规。”

立法调研座谈会上,回应法规草案没有设置法律责任的条款,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立法重在引导公民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是一部倡导性的法规,各学校可以采取家长和学生喜闻乐见的管理方式,达到激励和奖惩的目的。

相关链接

对付“手机控” 学校有妙招

福州教院二附小在班级设置“停机坪”,即透明的手机收纳盒,由学生管理,要求学生进教室自觉将手机放入“停机坪”。同时,堵疏结合,开设手工、劳动、体育锻炼等课程,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占领孩子们玩手机的时间。

福州教院四附小设置了存放手机的“待机库”,并开设多项运动课程,让孩子们有更多更有意义的活动可参加。各班还设置挑战目标,如一个月不用手机、一学期不用手机有相应奖励措施等。(记者 李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