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祭祀、踏青、生命探索、自然哲思等特殊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与之相关的习俗、理念也在逐步调整和更替。其中,清明祭祀除了现场祭祀和焚烧纸钱祭品的古老习俗外,也渐渐出现家庭祭扫、网络祭扫、鲜花祈福等新形式。随着社会发展和行业改革,殡葬业的发展变迁远不止这些。
深圳殡葬改革是国内“殡改”先锋。深圳“殡改”在传承传统殡葬服务和殡葬文化精华的同时,对标国际一流,敢闯敢试,以可持续发展眼光为行业注入公益、绿色、人文、科技等新的时代元素,推动深圳殡葬改革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2012年,深圳率先以制度形式树立“让殡葬回归公益”理念,推出基础殡葬服务免费举措,健全殡葬惠民体系;打破殡葬行业垄断格局,率先引入殡葬用品和殡仪服务全国公开招投标,在保障质量的同时,大幅降低相关殡葬用品和服务价格,让天价骨灰盒、天价墓地等成为历史;大力推广免费节地生态葬,出台节地生态葬奖励,让殡葬回归自然,为后人留下绿水青山;推出一站式综合延伸服务,举办网络问政、生命教育讲座,建设深圳市生命主题文化园等,让殡葬业从“身后事”办理延伸到全新的生命教育和城市文化构建,移风易俗,启迪思想,传承文明……
勇于破冰,让“葬不起”成行业历史
“真没想到,只花了几十块钱就办好了。”李先生说。因为家中实在困难,老人去世前一直担心身后事的花销问题,强调不要任何仪式。李先生表示,自己此前也常听到别人讨论死不起、葬不起的问题,担心不能体面的送老人最后一程。但令他诧异的是,深圳9项基础殡葬服务费用竟然全免,自己最终只花了几十元,就为父亲办完了丧事。
公益殡葬是深圳殡葬改革的一面旗帜。2012年6月,《深圳市免除丧葬基本服务费用实施办法》正式出台,确定6项基本殡葬服务免费,之后又在2015年、2017年新增3项免费服务,免费项目数量和金额均在全国前列。
为给少数办不起丧事的困难群众提供更多元的服务,2014年3月,深圳殡仪馆又率先引入社会力量,与深圳巿弘法寺慈善功德基金会共同发起“莲池”资助计划,对办丧有困难的群众和器官捐献者,在9项基本殡葬服务免费的基础上,再给予5项殡葬服务资助。
“我们满足的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保底功能和适度多元化的选择,但不同群众有不同需求,需要市场渠道提供更多元的殡葬服务。”深圳市殡葬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深圳殡葬管理单位率先实施殡葬用品和殡葬服务全国公开招投标,通过良性竞争机制和厚养薄葬原则,严控品质和价格。这是深圳殡葬改革中一项敢为人先的重要举措,该制度的建立不仅将深圳丧事办理平均费用下调近40%,在移风易俗、打破行业垄断和利益链条、抑制“厚葬示孝”和攀比观念方面也起到重大推动作用,是引领“廉洁殡葬”“阳光殡葬”的创新和破冰之举。
用心服务 温暖送行
在深圳殡仪馆大厅,高悬“不忘初心 温暖送行”8个大字。这是深圳殡葬服务的宗旨,也是深圳殡葬服务的基本目标。
在殡葬服务前端,深圳殡仪馆通过医院社工派发殡仪温馨卡、微信公众号、官网介绍、电话热线等方式,让市民快速找到正规殡葬服务渠道,了解相关流程;通过24小时、全年无休接运服务和全方位殡葬服务让逝者安心、平和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基础服务免费,个性化服务任选,明码标价,不搞捆绑销售,不引导攀比消费,真正做到为民便民;在延伸服务方面,创新性设置法律咨询室、心理抚慰室,引入生命文化讲堂、注销服务点和救助指引服务等,开创行业服务新场景。
家属面对亲人离世,情绪难免波动,因此从事殡葬服务工作,需要比其他行业更为耐心、细心和专业。去年,一名服刑出狱的男子在办理手续时,听说要提供逝者死亡证明,认为工作人员刁难,大骂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耐心解释,并第一时间帮其电话联系法医,协助其补办证明,顺利完成丧仪相关手续;一女孩因无法接受未婚夫意外离世的现实,情绪多次崩溃,业务办理人员觉察其有轻生念头,通知心理咨询师予以疏导。心理咨询师及时对女孩进行心理疏导和生命文化教育,女孩情绪渐渐平复。
耐心、细心、贴心、暖心,深圳殡葬人用对职业的热情和对生命的大爱,24小时坚守,日复一日,在生与死的分界点,用一场场庄严、虔诚的仪式,悼念逝者,抚慰生者。
布局生命文化建设,创建殡葬文明标杆
殡葬改革改的不仅仅是制度和服务,还有观念和文化。近年来,深圳大力推广生命文化教育、绿色殡葬、廉洁殡葬、美丽殡葬理念,通过人文精神和场所塑造,积极布局生命文化建设,挖掘和丰富行业人文内涵,深刻把握从保留遗体到保留骨灰再到保留文化的历史进程,引领行业向新的方向不断迈进。
深圳作为全国节地生态葬先行示范区,1988年开始逐步推广海葬、树葬、塔陵葬、墓廊葬、骨灰寄存等形式多样的节地生态葬。截至目前,累计举办46次骨灰海葬活动,15次树葬活动,3.8万多具骨灰以生态环保形式回归自然。
当前,深圳的现代殡葬业已经从提供传统“身后事”服务,延伸到全新的生命教育和精神文化传承。深圳市殡葬管理中心以党建书吧作为党建、业务双融合的“桥头堡”,推出“从百年党史汲取生命智慧”课程,受邀到中小学、民政部直属机构、福田区民政局等机关团体授课,弘扬珍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
殡葬和殡葬场所一直以来都是大家避讳提及和进入的地方。但现在,深圳殡仪馆和墓园却是很多学校和单位选择开展生命教育、党史教育、革命教育的场所。其中,“深圳殡仪馆开放日”活动开创行业先河,在全国范围推广。观念的大幅转变,得益于深圳民政系统、殡葬管理行业、文明办等整个社会面的教育宣传,让大家的思维发生了巨大改变。
深圳殡葬管理服务和墓园建设,也处处彰显生命教育和文化传承理念。深圳殡仪馆改扩建设计,适当借鉴禅修氛围和意境营造,设人工湖、静思室等,通过建筑特质营造“文化追忆”“静默冥思”氛围;深圳市生命主题文化园设“阅海拾贝”海葬博物馆、警魂丰碑纪念园、拓荒之林等,融合寻根祭祖、生态节地、艺术人文、教育传承等生命主题文化,实现从“墓园”到“公园”“博物馆”的文化跨越。
殡葬最后一个环节是“祭”。祭祀文化的改革创新也是推进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的重中之重。过去,扫墓祭祖离不开焚烧纸钱祭品、放鞭炮等环节。近年来,深圳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严令禁止在公共场所、道路沿线、林区等区域焚烧纸钱、燃放烟花爆竹、焚烧纸扎祭品。另一方面,通过开通网上祭祀渠道、在公墓免费发放鲜花、举办清明免费代祭活动等方式倡导文明祭扫,树立文明殡葬祭扫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