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因素引领中国观鸟旅游业强势崛起

新华社

新华社福州3月24日电题:五大因素引领中国观鸟旅游业强势崛起

新华社记者梅永存 彭张青

福建鸟类爱好者蔡卫和13年前退休后,逐渐喜欢上了野外观鸟活动,足迹已遍布中国20多个省份,前后拍摄了近900个鸟种。

在福建闽江河口湿地核心区鳝鱼滩的沙洲上,大凤头燕鸥正相互嬉戏。新华社记者 梅永存 摄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是这位鸟类摄影师频繁光顾的地方,最多一年曾经往返此地30多次。该湿地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中段,在此停歇的迁徙水鸟年均超5万只,有152个鸟种。

蔡卫和最为青睐的是重返这个湿地的三种珍稀鸟类: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和黑脸琵鹭。

中华凤头燕鸥头部羽毛酷似古代神话中的凤凰,曾从鸟类学家视野中消失了63年,现全球存活量不到100只,享有“神话之鸟”的美誉。 18年前,这种鸟类重现闽江口湿地。2020年5月,在此,记者曾一次就目睹到了7只中华凤头燕鸥觅食嬉戏的场景,并留下了影像。

一只勺嘴鹬在闽南晋江深沪湾滩涂觅食。新华社记者 梅永存 摄

勺嘴鹬和黑脸琵鹭均为全球珍稀濒危鸟类。勺嘴鹬外观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它那汤匙形状的嘴,全球目前仅存活200多对,数量远少于大熊猫;黑脸琵鹭的长嘴扁平,嘴形因酷似中国民族乐器中的琵琶而得名。

蔡卫和有生之年最大的梦想就是“拍完中国所有的鸟”,将影像资料留给后人。

“珍稀鸟种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鸟类爱好者趋之若鹜,因此具备鸟类中的明星效应,这是中国生态观鸟旅游业快速崛起的一大因素。”蔡卫和说。

江西婺源的黄喉噪鹛是鸟类爱好者喜欢拍摄的“明星鸟”,亦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鸟类之一,全球现仅存约200只。黄喉噪鹛“偏爱”婺源,缘于当地长有茂密的天然常绿阔叶林,具备鸟类繁衍栖息的良好生态要素。

两只彩鹮在福建霞浦县福宁湾沼泽觅食。新华社记者 梅永存 摄

云南盈江犀鸟谷的犀鸟、灰孔雀雉、黑鹇,河南罗山董寨的白冠长尾雉、白腹隼雕,广西龙州弄岗的长尾阔嘴鸟、印支绿雀,河南鲁山玉水湾的红腹锦鸡、勺鸡,四川康定提弄的白马鸡、血雉,西藏雄色寺的藏马鸡、高原山鹑……都是闻名全国的“明星鸟”。

“观鸟旅游的前提是要有鸟供人们来欣赏,中国的自然生态环境日渐向好,促进了鸟类种群和数量的不断增长。”拥有50多万会员的鸟网创始人段文科说。

中国独有鸟种朱鹮多在陕西洋县和河南董寨等地繁衍栖息,由最初发现的7只增长到了现在的5000多只;全球黑脸琵鹭则由40年前的约1000只,逐年增长到了目前的4000多只,其身影频现中国大江南北。

三只朱鹮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汉江河谷的一巨石上停歇。新华社记者 梅永存 摄

民众收入逐年稳定增长,使鸟类爱好者具备了良好的经济基础,这是催热中国观鸟旅游业的第二个因素。

蔡卫和算了一笔账,喜欢摄影的鸟类爱好者通常会花钱购买以下专业摄影器材:照相机机身、摄影镜头、三脚架、电脑、摄影背包等,综合观鸟设备投入普遍超10万元人民币。

此外,外出拍摄鸟类,吃住行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8228元、30733元、32189元和3512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收入逐年增长。

3月19日,中华秋沙鸭在闽江支流大樟溪水面上抢泥鳅。新华社记者 梅永存 摄

中国生态学会湿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福建师范大学仝川教授观察认定,经过30多年的渐进发展,生态观鸟旅游业由小众需求演变成了当今风靡中国的观鸟旅游热,还缘于下列几大因素的综合发力:

一是鸟类资源独特丰富。中国是世界上鸟类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现有鸟类144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有394种。全球8条候鸟迁徙路线中,有3条穿越中国境内。

二是市场需求旺盛,交通便利快捷。中国鸟类爱好者现有一亿多人,随着汽车普及率日益提高,鸟类爱好者自驾观鸟旅游形成常态。另外,快捷便利的铁路、公路和空中交通,可使远道而来的观鸟爱好者在完成一个观鸟目的地活动后,迅即赶往另一个观鸟点,使观鸟成本大大降低。

三是社会长期安定稳定,鸟类保护力度加大。观鸟旅游是一种基于安全、舒适条件下的休闲活动,平安则是观鸟的基础,平安中国建设的有序推进,为观鸟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近年来,中国积极建立鸟类自然保护区,开展濒危鸟类拯救保护行动,加大鸟类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的保护,维护鸟类种群种源持续增长。《野生动物保护法》现已将候鸟栖息地和迁徙通道纳入法律保护范围。

在闽西北明溪县君子峰国家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在草地上休憩。新华社记者 梅永存 摄

2017年,明溪县率先在福建省颁布“鸟类禁捕令”,2018年又第一个在中国发布“护鸟令”,对鸟类栖息环境展开实时监测,并在全县推广使用绿色农药、低毒农药和有机化肥,以保障鸟类栖息地的生态安全。

福建省近几年陆续出台了《福建闽江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方案》《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保护提升规划》等一系列举措,多方位夯实湿地保护的制度基础,以严格的措施守护湿地保护生态红线,保护鸟类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