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招回暖网先知”,眼下,不少求职者选择在网站上投简历,不过求职者也得留个心,有些网络招聘信息可能是圈套。
近日,有媒体梳理了300余份与招聘业务相关的裁判文书,发现其中详细记载了超过5300人的求职被骗经历,被骗金额累计超过7200万元,这组数据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而其中牵涉到的招聘网站审核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思考。
网络技术的更迭与就业需求的强劲,催生了一大批网络求职平台。求职前先到招聘网站“逛一逛”,已成为如今很多求职者的“共识”。通过网络,找工作变得更容易了,很多时候“一键”即可实现。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通过网络寻找就业机会,在线上完成考试或面试,也成为了一种新常态。可现实中,网络招聘在给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滋生出一些乱象。部分招聘发布者鱼龙混杂、招聘信息模棱两可等问题给求职者增加了难度,一不小心,就容易“掉坑”。
综观诸多案例发现,求职者踏入“招聘”陷阱,既有求职者盲目轻信用人单位单方面说辞的原因,也与一些招聘网站对用人单位资质审核把关不严密切相关。形同虚设的审核机制导致网站虚假信息泛滥,甚至出现传销组织、诈骗团伙混迹其中,让求职者难辨真伪、防不胜防。给求职者创造一个相对安全、放心的网络招聘空间,招聘网站必须“守土有责”。《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良好服务,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合法,并规定了多种禁止内容与处罚方式;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中,同样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信息发布经办人员、信息审查义务等作出规定。因此,根据自身业务发展模式,穷尽现有技术手段,对用人单位资质和所发布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予以必要审核,理应是招聘平台需履行的基本义务。
每一个在招聘网站投递简历、找寻工作的求职者,对招聘信息提高警惕,而招聘平台更要尽“守土之责”,认真履行平台责任。招聘信息真实透明,就业市场才能提高效率、释放活力。(记者 何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