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残奥会,厦门演奏家敲响定音鼓

海西晨报

13日晚,国家体育场内流光溢彩,群鼓雷鸣,十三套定音鼓将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推向了高潮。这是闭幕式的重头戏“熄灭冬残奥会主火炬”环节,中国交响乐团定音鼓及打击乐演奏家、来自厦门的孙翌是其中一位鼓手。

孙翌今年33岁,出生在鼓浪屿。他从小受到艺术熏陶,4岁学习钢琴,8岁学习打击乐,小学毕业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先后在新加坡、奥地利和美国攻读打击乐本硕博学位。

今年,孙翌先是参加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欢迎贵宾宴会的演出,后又应邀请参加冬残奥会闭幕式“熄灭冬残奥会主火炬”的表演。

记者获悉,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仍延续“雪花的故事”,一个直径55米左右的圆形视觉符号贯穿全篇。在“熄灭冬残奥会主火炬”环节中,主创团队通过十三套定音鼓,诠释奔流不息的时间形象。

孙翌告诉记者,几乎每一次排练与走台他和其他鼓手都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尤其考验他们的记忆力和体力。根据彩排效果,乐曲每天都会修改,每次彩排前鼓手们都会收到乐曲的新版本,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背熟谱子并带入演奏细节。鼓手们需要牢记每个版本,以配合闭幕式整体效果。“当导演要求试演不同的版本时,我们要第一时间准确无误地演奏出来,简直就是‘风暴式’的记忆竞赛。”孙翌说。

冬残奥会闭幕式导演沈晨对熄灭主火炬这一表演的最后环节有极高的要求,定音鼓手和60位听障舞者的配合必须要流畅且万无一失。国家体育场面积很大,定音鼓候场区到表演区定点位置有800多米,往返一次就是1.6公里。为了确保上场的速度,鼓手们每天要在“赛道”上奔跑十多次,孙翌笑称每天都要“跑半马”。

孙翌和其他表演者每天8点至22点排练,持续了一个多月,有时还会加练到凌晨4点。“每天排练虽然很累,但和运动健儿们付出的辛苦相比不算什么。作为厦门人,登上这荣耀的舞台,我倍感自豪。”孙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