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楚文化博物馆 迎来首批社会观众

安徽日报

走过镌刻着“一步千年”字样的玻璃步道,迎面而来的是5米多高的新铸楚大鼎。步入位于淮南寿县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馆,仿佛又回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钟鼓铿锵、淮水汤汤,以寿为名、源远流长。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 迎来首批社会观众

3月2日上午,新近落成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馆迎来首批社会观众。自年初试运行以来,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因建筑精美、馆藏丰富,备受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关注。

唯一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馆

寿县历史悠久,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历史上州来国、蔡国、楚国、西汉淮南国、东汉阜陵国先后建都于此,屡为州郡,是豆腐发祥地、淝水之战古战场。公元前241年至前223年楚国在此为都,延续了其800年王朝最后的19年。

寿县作为楚文化的最后积淀地,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二十世纪以来,安徽省境内以寿县为中心陆续发现了众多楚墓,出土了大量文物。1933年、1938年,原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幽王墓,出土了包括楚大鼎等重要文物在内的随葬品4000余件套,这些文物开启了现代楚文化研究的先河。1955年,寿县寿春镇发现春秋时期蔡昭侯申墓,出土文物达584件套,绝大部分为青铜器,同属楚系文物。寿县还先后出土鄂君启金节、大府铜牛、楚金币等大量举世瞩目的楚国重器,寿县博物馆由此成为安徽楚文化重要收藏、研究、展示基地。

“寿县博物馆是新中国建馆最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安徽省建馆最早的地方综合类县级博物馆。”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副馆长王建国告诉记者,寿县博物馆始建于1958年,曾用馆址为寿县古城老城区东大街报恩寺和西大街中段孔庙建筑群内。2015年,寿县博物馆新馆筹建,命名为安徽楚文化博物馆,2022年1月13日开馆试运行。

按照“落地寿县、省级标准、国内特色”和国家一级馆建设目标,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建筑设计充分考虑寿春古城、楚文化等元素的提炼与重现,以“四方筑城”“现代院落”“荆楚高台”“楚风汉韵”为展示意愿,通过“城墙”“城门”“瓮城”等区域标识,利用色彩、形制、材质的有机组合,打造出既有现代气息,又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标性建筑。在寿春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200亩,展区面积4222平方米,基本陈列由“安徽楚文化”“寿县文明史”“寿县寿文化”3部分组成。

“如果说主体建筑的外部造型融入了楚文化之元素,那么其内部展现了楚文化之核心要素。”王建国告诉记者,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馆,楚文化陈列主要包括立国江汉、东进江淮、徙都寿春、楚韵悠长四个单元,寿县文明史陈列主要包括淮夷旧邦、两汉寿春、秦晋纷争、隋唐寿州、寿州之战、宋清寿州、革命沃土七个单元,1600余件套展品中有800件套首次与观众见面。

丰富文物窥见青铜时代

楚国又称荆、荆楚,是先秦时期雄踞中国南方的泱泱大国。春秋后期,吴、楚为争夺对江淮流域的控制权,战火不断。公元前447年,楚国灭蔡国,设下蔡邑,实现江淮与淮北统一200多年。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为避秦国势力,楚国徙都寿春,寿春作为楚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历经四代楚王。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的藏品涉及自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青铜器、陶瓷器、玉石杂项、金银器、古籍善本字画等上万件,其中最具有震撼力的,正是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铜镜、铜剑、铜鼎……一件件青铜器见证着历史变迁。

博物馆大厅的正中央,摆放着一尊青铜器——全国唯一的楚国重器楚大鼎翻模复制品。1933年,楚大鼎出土于原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该墓是迄今唯一可以确认的楚国国王墓。它是我国现存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圆形青铜鼎,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青铜器铸造工艺。

该馆中同样也展出了大量春秋时期群舒和州来国的青铜器。蔡候升鼎,1955年出土于春秋时期蔡昭候申墓。附盖三足羊形铜尊,是春秋时期州来国青铜器,1977年在寿县正阳关镇肖严湖出土。越王者旨于赐剑,是战国时期越国青铜剑,1996年1月出土于寿县西圈战国早期蔡国贵族3号墓葬……

考古专家发现,在蔡昭候申墓出土的青铜器中,豆、鉴、盘、匜、尊、簠等器型源于同时期的中原地区,或稍有形变;而鼎、敦、缶等则与楚器相同。实际上,上世纪以来,舒城、庐江、肥西、寿县等地出土了一批春秋时期群舒国墓葬遗物,不仅具有浓郁的群舒地域文化色彩,同时也兼有楚文化风格,充分反映了楚国统领江淮时期与群舒文化的融合与并存。这些珍贵的青铜器文物与中国青铜时代的兴衰相伴始终。

讲述寿春城的灿烂文明

从博物馆这一扇窗口看去,我们可以读懂整个寿春城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寿春镇柏家台大型建筑基址、李三孤堆楚王墓等重要遗迹和陶圈井、“鄂君启金”节、嵌银“大府之器”铜牛镇、楚国“郢爰”金币窖藏等大批重要遗物的发现,表明了当时楚国的经济实力、文化实力,冶炼技术和工艺水平都不可小觑,显示了楚郢都寿春昔日的辉煌。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向东扩张,源于江汉地区以荆州为中心的楚文化也随之东渐江淮。特别是楚国迁都寿春后,江汉文化与淮夷土著文化经过长期的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以寿春为中心的特色鲜明的江淮楚文化。业内专家认为,江淮楚文化最大成就,体现在水利科学和城市建设上。

楚庄王时,楚都仍在江陵一带,楚相孙叔敖在寿春南主持修建了芍陂,芍陂后来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寿春的城市建设,在当时更是罕见的。街道和水道的规划都具有很大的科学性,淝水、芍陂等水从水门引入城中,城内水流交络,舟楫如棱,商贾云集。在2000多年前,寿春城已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到了西汉淮南国时期,寿春城的文化中心更加突出。淮南王刘安招贤纳士,门客达三千,编纂巨著《淮南子》内外54篇,诸经论集百数十卷,歌赋百余章。一些学者认为,《淮南子》在学术上和文学上的极高成就,代表着楚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伴随着寿春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各个项目的不断完善和建设,寿春城与楚文化的故事将得到当代人更科学、详尽、生动的追溯与描摹,让其抖落历史尘埃,散发更加迷人的魅力……(记者 柏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