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蛋糕” 做大做好是重中之重

安徽日报

安徽,曾经的农业大省,如今是重要的新兴工业大省。

摊开2021年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表现亮眼——全省生产总值42959.2亿元,比上年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跨过1万美元关口,经济能级和人均水平迈上新台阶。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这“三地一区”,为安徽提供了丰沛的高质量发展动能。

安徽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蛋糕” 做大做好是重中之重

沐浴新时代的阳光雨露,一代代人接力播撒的产业种子片片成林、满目葱茏,潜力和优势正加速转化为经济成长的体量与质量。发展势头好、活力足、成绩大,但不能歇气,而要凝神匀息、格外抖擞,攻坚克难、爬坡过坎——安徽还是发展中省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最大省情,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蛋糕”做大做好是重中之重。

未来已来,中国人正在以极高的热情和效率拥抱全球化,社会随科技进步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随产业的跃升而跃升。安徽有很大的优势、潜力,成为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最不可忽视的版块力量之一 。这个农业大省,是孕育发展出中国古代辉煌灿烂农业文明的核心地区之一,如今,正实现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能级的现代化,必须踢开一些观念意识上的绊脚石。

看清这一点,我们先从当今人类历史最伟大的变化——古老农业文明向全新工业文明转型升级的中国故事讲起。

2

众所周知,中国创造了数千年来处于世界“第一方阵”的辉煌灿烂的农业文明。

中国是水稻的发源地之一。浙江河姆渡新石器遗址发现距今7000余年的大量稻谷遗存,同属新石器时期的我省凌家滩遗址的红烧土块中,稻壳稻草已经作了掺和料;稍晚一点的含山大城墩二里头时期的地层中,发现过成片堆积的炭化稻谷,还是籼型和粳型两种。粟、大豆、荞麦、茶叶、蚕桑……这一大批农畜产品的故乡都是中国。

必须向勤劳智慧、勇猛坚毅的先祖们致敬,他们艰苦卓绝开发农业的历史,超过有文字记录的文明史。

“神农教耕,生谷以致民利”“后稷施百谷”“螺祖教蚕桑”……这些传说故事代代流传,表达的正是后人对这些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古代劳动英雄的敬仰尊崇!

一片片“狐狸所居、豺狼所嗥”的遍布荆棘杂草的荒地,被开垦成沃野良田,滋养文明的芽叶破土蔓生,织成万紫千红的锦绣中华。这些土地大部分处于适宜农耕的北半球中纬度温带和亚热带,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条条大河川流不息,四季分明、雨热同期,草原、旱作与稻作等不同类型农业相互补充。先祖们歌于斯哭于斯,用炽热的生命智慧酿造出多姿多彩的文化,文明源流相互撞击、交织、融汇,共同汇聚成中华文明数千年而未断流的大河,一路浩荡奔流到今天。

自“秦王扫六合”开始,有着强大中央政府、延续郡县制的大一统政治,就成了绝大多数人命运所系、利益所在、人心所向。“民为邦本”“食为政先”“治国先治吏”“德法共治”……这些古老的政治智慧,连同家国同构的文化心理、休戚与共的群体意识、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等,像一股馨洁明澈的文化清流,汩汩流淌到今天。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百亩之田、五亩之宅,中国人辗转其间,精耕细作,养生送死,抚老立幼,向着循环的天道自然汲取力量、感悟智慧,精神飞举时超越现世、观照古今。人们非常重视教育,教育“有教无类”,实行科举取士,不拘一格揽人才……

在我省,春秋时楚相孙叔敖所建的芍陂,今天叫做安丰塘,仍在发挥着灌溉效益。实行过屯田的曹操,留下恢弘壮观的古运兵粮道,游客还能时时回望古代耕战的犁与火。徽州、宣城等地一个个古老祠堂和家谱背后,是中原战乱衣冠南渡,大批北方家族迁入深山谷地世外桃源后的农业开发史;通江达海的江淮,唐朝时已呈现“近海鱼盐富,濒淮粟麦饶”的丰美景象。

直到英国第一台有应用价值的蒸汽机问世,世界工业文明时代来临。

深埋地下的化石能源迸发出超过人力畜力千百倍的力量,社会生产力数百年间狂飙突进。新文明形态还在不断迭代升级。蒸汽机变成内燃机,人类用上电力,有了电脑,连上因特网,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先导的三次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和人类自身。

中国农业文明的优势流失了。在世界历史的丛林时代,落后就要挨打。一百多年间,古老的农业中国受尽屈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奋力自救,最终在以先进理论武装汲取人类文明精华,掀动艰苦卓绝、改天换地的革命、建设、发展浪潮,在工业化征途上奋起直追。

今天,凤凰涅槃,文明重生。中国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再次走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

这段时间,“江淮”“奇瑞”的现代化汽车生产线一派繁忙。今年前两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量延续去年的势头,增长六成以上,出现产业爆发的前兆。在这之前,中国机电、中国高铁、中国航天、中国军工、中国手机、中国造船、中国工程建造……纷纷成为全球市场的主导力量之一。

不断升级的中国制造席卷全球,令全球竞合“小伙伴”们心内五味杂陈。几代人艰辛探索的符合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不但走通了,造就了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条路还将延伸到很远很远,通向星辰大海、前沿未来。

安徽没有丧失机遇。这个连续举办3次世界制造业大会的新兴工业大省,加速向制造业强省跨越,科技创新是“关键一招”。“安徽制造”越来越散发工业互联网时代的科技之美——“江汽”“蔚来”无人驾驶的新能源车,“科大讯飞”领先业界的语音技术产品,“京东方”闪耀鸟巢冬奥开闭幕式硕大无朋的地屏面板,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研发的世界最薄玻璃……

工业文明还在不断升级,人类即将来临的明天,是新能源车等节能减碳产品带来产业和生活变革?是5G、6G通信技术带动万物互联打造的高度智能化生产生活?是石墨烯、碳基芯片等新材料应用颠覆工业设计、制造的基础?是基因编辑技术带来人类健康领域的新革命?是量子计算的澎湃算力、量子通信的信息传输新变革?还是人类终于打通了可控核聚变的“任督二脉”,掌握了沛然无匹的新力量?

这一次工业革命,谁能跟上科技发展的节拍,就能拥有无可限量的未来。

一大批国字号的大校大院大所和大科学装置落户在江淮,合肥是全国“唯三”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安徽版”的创新发展战略清晰而有力,创新基因在灼烧,创新力量在涌流,这个过去的农业大省要抓住机会,在工业文明时代创造新的辉煌。

3

历史上辉煌的农业文明,留给安徽人巨大的文化和精神财富,它是一种内敛自足的有“根”的文明,铸造了老百姓勤劳、坚韧、勇敢、平和、达观、重伦理秩序、置群体于个人之上等性情。

而与农业文明相比,工业文明建立在复杂专业的知识体系上,科技是最重要的支撑力量,生产组织性、计划性极高,对人的素质要求高得多;面向世界市场,拥抱全球化,需要高度开放包容的心态;注重群体秩序、工作纪律,同时高度重视个人奋斗,要有进取精神、竞合能力、风险意识;没有农忙、农闲一说,四季都高效运转;人员流动性大,社会个体、市场主体都要有规则意识……

与东部省市相比,安徽少了闯海的历史,少了海风吹拂、“海市”熏陶,缺了对外贸易史造就的开放因子。进入工业文明,人的观念、意识也需要持续升级,适应全新发展态势。

地域文化会影响一个地方的发展。大到深圳,小到我省宁国市、无为高沟镇,一些移民聚居区少了“包袱”,反而能融汇多元开放的文化,包容不断试错的创新,激荡勇闯市场的血性,在市场经济中杀出一条路来。

合肥能实现“逆袭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是更好的例子,它说明了农业文明影响深远的区域,干部群众如能心怀大局、放眼长远、抓住机会、勇于担当、接力奋斗,就能在中国工业化的宏伟进程中,实现怎样的能级跃迁。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一些干部和群众不能再“乐天顺命”、懒散图安逸,必须加快形成工业文明高度发展所需要的组织力、计划力;要摈弃“自给自足”“小富即安”的意识,思维和行为要“看得远”“看得清”,“起得早”,“快半拍”,要有向海图强,与世界对话、博弈、携手前进的兴趣和魄力;要敢想、敢试、敢闯,补上在工业文明、商业社会中知识储备、能力养成的短板,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管理经营和社会治理上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改易更化,风行草偃, 推动更多人转变观念,这块土地会更适合百姓安居乐业、市场主体创新创业,长出更加蓬勃强劲的工业和商业力量。(记者 吴晓征)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