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升级、组织优化,微医“刀刃向内”为哪般?

GPLP

因受国际局势、新冠疫情等客观因素冲击,全球市场已陷“危机模式”,数字健康行业也受整体市场影响,乍暖还寒犹未定。日前,有媒体报道,数字医疗独角兽微医正在围绕其HMO(健康管护组织)核心业务模式,对内部业务线进行优化升级。“知情人士”爆料,其正进行一轮裁员,以及还在进行薪酬福利制度改革。

就此向微医方面求证未获回应。但通过对公开资料以及微医内部流出文件的分析发现,“知情人士”的爆料多有夸大,“裁员”“降薪”或许不应成为微医此轮业务优化升级的关键词。那么,在当下互联网“大厂”纷纷开启“组织优化”升级的背景下,作为国内为数不多聚焦严肃医疗服务的平台,微医的此番“动作”到底释放了什么信号,对行业又有哪些启示?

大环境下的“本能反应”2020年开始,疫情推动了国内数字医疗行业极速爆发。据国家卫健委规信司统计,疫情防控期间,国家卫健委属管医院互联网诊疗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7倍,部分第三方平台互联网诊疗咨询量增长20多倍。然而,在2021年,伴随着疫情常态化、公立医院线下服务能力恢复,供给端线上诊疗的严肃性受到关注,需求端用户的线上就医习惯仍待进一步强化,而在政策端,互联网诊疗也迎来了新一波的“监管”。同年10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下称《意见稿》),对行业边界进行了新的厘定。此外,整个资本市场也因多重因素的不确定性而持续震荡、跌跌不休。3月7日,香港恒生指数低开低走,当日跌847.66点,收报21057.63点,跌幅3.87%;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收报3617.69,日跌幅5.10%,恒生科技指数收报4527.83点,日跌4.43%。这些因素也不可避免地给行业带来了冲击。即使是有“母体”输血的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等互联网医疗巨头,也不免股价承压,2021年年内平均跌幅近70%。但从长期来看,“互联网+医疗健康”已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必选项”,《意见稿》的出台则指明了“严肃医疗服务”的发展方向,整个行业也将因此迎来价值重估和新的发展机遇。因此,用户对于数字医疗需求的增长与政策的支持不会改变。在此“乍暖还寒”时刻,对于行业内的企业来说,业务上的聚焦与组织上的精实是企业谋求更好发展的“本能”,也是“御寒”的理性选择。

从“多元探索”到“定向深耕”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一直是业内关注的话题,多年来围绕这一焦点各家企业也开展了多方探索。微医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的创办者,可以说是行业“老兵”,在行业发展的“无人区”探索多年。据媒体报道,微医此轮优化升级是围绕“HMO核心业务模式”展开的。而此前就有媒体报道称,围绕HMO核心业务,微医对业务单元、能力模块和区域业务进行整合,组建了“医、药、保、数”为核心能力的四个业务基地,形成“支付+供应”的闭环体系,并在全国落地“城市HMO”“专病HMO”“社区HMO”“企业HMO”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管护组织。从其一整套的动作看,微医已从“多元探索”阶段转向“定向深耕”时期。业务上的“大动干戈”,必然带来组织上的调整,正如字节跳动在裁撤教育板块时开启的组织架构大调整,百度广告业务调整而对AIG、MEG等多条业务线进行人员精简。事实上,比起“组织优化”,更值得关注的是微医所选择聚焦的标的——数字化HMO。当下,由“超级支付方”医保部门牵头,中国正全面推动从“治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有业内人士指出,“数字化HMO”集成了数字医疗行业前期的诸多探索成果,或将呈现出比美国联合健康投入更轻、发展更快的趋势,也是中国借助“双循环”实现医疗健康产业弯道超车的一次重要机遇。

“向钱看”:标准化、本地化、轻资产据“知情人士”,微医此轮变革“包括降低基本工资、将员工薪酬和业绩挂钩等”。而根据拿到的微医内部文件显示,相关的调整是“对高管和直接承担经营业绩指标的销售及运营岗位进行薪酬结构的改革”。因此,这一细节透露出的信息并非“降薪”,而是其“向钱看”的态度。结合微医不久前发布的“区域数字健共体合伙人招募计划”则更能看清这一点。该“计划”称,要通过对外输出支付体系、供应体系的标准化能力,将其在健共体(HMO)上的模式和能力开放给区域合伙人,以联合经营模式加速“健共体”的拓展、建设和运营。业内人士指出,从“直营”到“联营”的转变,反映出微医在借力本地化优势资源,加速健共体模式拓展和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变的考量,“标准化”、“本地化”和“轻资产”是此轮战略与组织升级背后的关键词。公开报道显示,微医以HMO为核心的业务模式已经固化,并在疫情催化和医保改革助力下,呈现了超高速的增长,其在多地的区域互联网医院的营收都达到甚至超过了大型三级医院规模。这意味着其在健共体的拓展、建设和运营层面已经有了标准路径,到了向业务“要利润”的阶段。采用“合伙制”在提升扩张效率的同时,无疑也将解决扩张资金压力,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可以看到,无论对外经营模式的变革,还是对内以经营业绩为导的薪酬改革,都指向了同一方向。其背后则对应的是,降低因市场拓展带来的账面亏损、优化财务报表,这对于处在冲刺上市期的微医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春寒料峭,整个大市场环境尚“乍暖还寒”。显然,如何更长久“活下去、活得好”是所有企业必须要跨过的坎。微医已提前“迈步”,其所开的这一系列动作,对行业内的其它玩家“御寒保暖”或有先导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