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假、卖活物等问题突出 盲盒营销该不该有个底线?

扬子晚报

盲盒消费无序扩张,售假、卖活物、诱导消费、拒不担责等问题突出

盲盒营销,该不该有个底线?

中消协建议加强立法规制、划定红线,对于低龄儿童、特殊商品、特殊领域禁止盲盒营销

本报讯(记者杨召奎)盲盒经济因其“中奖”的未知性给消费者带来惊喜、趣味和诱惑,受到消费者追捧。但是,盲盒经济在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指出盲盒消费存在销售临期甚至过期商品、销售活体动物等6大问题,建议划定盲盒经营红线,对于低龄儿童、特殊商品、特殊领域禁止盲盒营销。

今年1月底,有网友在短视频平台上反映,自己在线下店购买了3大盒(36个)泡泡玛特SP系列盲盒,结果在拆封其中一盒时发现,原本应该密封的盲盒底部有被拆过的痕迹。该视频一经发布,引发了诸多盲盒爱好者的关注。

对此,泡泡玛特方面表示,将予以赔偿。而据媒体报道,早在2020年,泡泡玛特线下门店就曾出现过二次销售事件,最终该公司辞退了相关涉事员工。

除了二次销售问题,盲盒消费还存在诸多乱象。中消协指出,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有:利用盲盒销售临期商品甚至过期产品或假冒伪劣产品,如宣称网购化妆品达一定价款,就可加1元赠盲盒,实际盲盒里却是快过期的产品;利用盲盒诱导消费,如餐饮企业与盲盒销售商联合推出的“联名款盲盒套餐”,诱导消费者超额消费,获取限量款盲盒,造成粮食浪费;利用盲盒销售活体动物;一些商家拒不承担盲盒商品的售后责任;以珍藏、稀有、限量等名义诱导未成年人冲动消费;盲盒概率不透明,存在私拆后再售卖(二次销售)等弄虚作假情形。

2021年8月27日,安徽消费者王女士向当地消协投诉称,自己的孩子在某书城购买了一款盲盒,打开后发现是生产日期为2019年的奶茶,已过保质期,要求经营者赔偿。当地消协工作人员在调查中发现,该书城货架上的确摆放有同批次产品,里面含有过期食品。经调解,经营者为消费者办理退款。有关部门也对此进行了立案处理。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表示,目前,盲盒消费无序扩张,手办盲盒、机票盲盒、宠物盲盒等“盲盒风”愈刮愈烈,似乎“万物皆可盲盒”。但随之而来的盲盒售假、拒不担责、违法出售、概率不明、盲盒成瘾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此,中消协建议,加强立法规制,划定盲盒经营红线,对于低龄儿童、特殊商品、特殊领域禁止盲盒营销,对于盲盒价格、销售方式、概率表述等作出明确规制,对于违法销售、暗箱操作、不当诱导、天价炒作、逃避责任等行为严厉打击,有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