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日行40000步 “把脉”春运安全

扬子晚报

1月27日凌晨5时许,长白铁路长春至农安间,一行4人推着钢轨探伤仪,长长的铁道线在头灯的照耀下,四人的身影略显孤独,长春市农安地区温度降至零下27℃,探伤工的帽子上、大衣上布满了厚厚的冰霜,这个四人小队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工务段探伤工。

探伤工作是指通过推动钢轨探伤仪进行探伤作业,钢轨探伤仪的探头与钢轨接触后,会在屏幕上出现探伤波形,探伤工们通过查看波形以及探伤仪发出的声响,判断铁路钢轨是否健康。

“嘟嘟嘟……”,钢轨探伤仪不断地发出声响,探伤工们紧盯探伤仪屏幕,观看着波形情况,发现异常波形立即停下脚步,反复的查看此处钢轨状态,验证钢轨是否有伤损存在。

今年57岁的王兴海是长春工务段探伤车间农安探伤工区工长,曾获得过全路技术能手的殊荣。长白线正线260公里,站线30多公里,焊缝2800多个,道岔150多组,都是王兴海和他的工友们负责。

春运开始以来,他带领工友们每天都是凌晨三点起床,开完早点名会后,背着两台70斤的探伤仪器准时到达现场进行钢轨探伤检测,这样一份特殊的工作,他一干就是36年。

“这里波形有异常,重新查探一下。”行至长白线上行48km 700m处,王兴海发现波形异常,嘱咐职工反复查探波形异常地点,避免探伤工作的遗漏,最大程度地保障运输安全。

钢轨探伤是一项繁重又精密的工作,它是判断列车能否安全运行的重要关卡,东北地区天气寒冷,极寒天气下和火车运量的增加对钢轨的考验很大,极其容易发生断轨,钢轨探伤工作就是从根源发现断轨隐患,保障行车安全。

当队伍到达长白线上行49km 800m钢轨焊缝处时,探伤仪波形显示异常,王兴海脱下手套,进行焊缝探伤作业,为了保证检测质量,作业时不能戴手套,徒手拿探头进行全断面探伤,冰冷的探头在寒冷冬日的凌晨,将手指肚上的皮粘掉,但他却没有在意,继续着手上的工作,多年来他早已练出了自己特有的硬功夫。

“哪有不痛的,手指肚上的皮掉了又结痂、结痂没好又粘掉,但我们的工作责任重大,如果不把钢轨存在的问题找出来,钢轨一旦发生问题,后果无法想象,特别是春运期间,都想安安全全地回家,所以我们这份工作特别地重要。”36年的春运经验,王兴海攻克了上千处钢轨伤损难题,保障了春运期间的运输安全。

“每天都得走个4万多步吧,微信运动里排前面的几乎都是我们探伤工,有人管我们叫‘钢轨老中医’,我觉得挺贴切,我们就是给钢轨把脉问诊的,必须有足够的经验和现场实践做支撑,才能保障铁道线的安全畅通。”王兴海边推着探伤仪边说道。

一天6个小时的“天窗”内,铁路钢轨“老中医”行走10余公里,发现钢轨可疑波形6处,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春运期间的运输安全,春运还在继续,钢轨“老中医”会坚守在千里铁道线上,为钢轨“问诊把脉”,守护着万千旅客的出行平安。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王涛 通讯员 李季春 关贺贺 王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