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炒股经验时,“偶遇”了相关专家,结果被拉进了微信圈,这里既有“热情”的老师,也有很多“成功”的股民。你以为遇到了好事?殊不知,已经掉进了一个团伙精心布置的陷阱中。12月26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公布了一起诈骗案,7名被告人同境外人员勾结,组成了一个诈骗团伙,以拉微信群引诱他人下载APP炒股的方式,总计诈骗了9名受害人1700余万元。
新股民掉入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中
孙先生是一名新股民,平时跑论坛、结交股友,交流炒股心得。去年3月份,孙先生在网上遇到一名股友,称他认识一名炒股老师非常厉害,且愿意分享炒股经验。孙先生随后微信加了该老师,并被其推荐进了一个炒股交流群。
在该炒股群内,除了有炒股老师外,还有炒股助理、资深股民等。平时,老师在群里向大家介绍炒股心得,很多股民都称自己按照老师的推荐,已经赚了很多钱。在聊了一段时间后,孙先生心动不已,很快,一名炒股老师主动联系他,称可以带他体验一下“稳赚不赔”的操作方法。
该老师以涨停新股需要在专门炒股软件上申购为名,诱骗孙先生下载了一款名为“智多星”的虚假炒股软件,并向其指定的银行账户转账充值。该老师随后推荐了多支股票,结果次日就出现了跌停爆仓。等到孙先生觉得情况不对后,他发现自己已经被踢出微信群,且被老师、股友等都拉黑了。
孙先生随后向警方报案,经过深入调查,一个多人合伙,并勾结境外技术人员的诈骗团伙浮出水面,警方很快抓获了7名嫌疑人。
7人团伙骗了1700万 获刑8年6个月至6年3个月不等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审理查明,2020年3月至9月间,被告人陈某、杨某等七人在境外缅北一诈骗犯罪团伙的组织下,组成国内诈骗团伙“B小组”,7名嫌疑人相互分工合作,分别以炒股老师、助理、股民等身份,添加被害人微信聊天并将其拉入微信群,各被告人在微信群内唱起了双簧,相互当托,骗取被害人信任。
当受害人上当后,被告人中的“老师”会诱导受害人下载由境外诈骗人员设计的炒股软件,而这些软件可以进行后台操作,当受害人被诱骗向这些软件内充入钱款后,就变成了任人操作的“生肉”,无论涨停还是跌停,都由诈骗团伙轻松控制。诈骗团伙会根据受害人特点,有的骗取了一定钱财后直接将其拉黑并踢出微信群,有的会给受害人一点甜头引诱其投入更多钱款,但最终都会将受害人投入的钱骗得精光。经查,被告人陈某、杨某等七人采用上述手段对孙某、叶某等9名被害人诈骗,共诈骗金额1700多万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陈某、杨某等七名被告人在境外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多次实施诈骗犯罪,诈骗数额特别巨大,七被告人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且系共同犯罪,根据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认罪悔罪情况,于日前对陈某、杨某等7人电信网络诈骗一案进行集中宣判。陈某等7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八年十个月至六年三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及相应的财产刑。
三招教你如何防止被骗
该案的发生与当前电信诈骗的严峻形势高度相关。如今,网络已经逐渐深入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由此引发的网络诈骗案也日渐增多,法官提醒广大群众:提高警惕,做好防范。但网络上的骗局层次不穷,每天都有很多人上当受骗,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清楚的识别是否是电信诈骗?
记者了解到,徐州市目前已成立全市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深度宣传“百千万”工程领导小组,该部门也提供了一些防骗办法:一是去正规的官方网站。有些年轻人,常去一些小网站,看一些不雅的视频,或者玩游戏,这很容易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您的密码之类个人信息盗走了,那么将会发生难以预料的损失;二是保管好自己的私人信息。包括身份信息、电子邮箱、QQ号等相关私人资料,尽量少在网吧或公用电脑上网等。尤其在汇款给他人之前,务必要向朋友或客户核实情况,以免上当受骗。三是在上网购物接到退款电话时,一定要提高警惕,特别是对方要求你提供身份证、手机号以及支付宝、银行卡的相关信息,千万不要轻易将账号和密码告诉给陌生人。
扬子晚报记者 马志亚 通讯员 永毅 薛萌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