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鲤城区浮桥街道延陵社区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成片的现代高楼旁伫立着4栋闽南传统建筑。其中的3栋建筑是从其他地方迁建至此,方便统筹保护。此次迁建工程难度不小,负责木作的是张杨涛和苏为根师傅,两人有着十多年的合作经验,曾一起参与了朝天门、旧馆驿、金国粘氏古民居等泉州古建筑修缮工程。近日,记者前往工地进行探访。
迁建工程难度大 昔日搭档再合作
走进民国时期旅菲华侨所建的吴纪夏宅,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记者注意到,墙上生锈的钉子、门上的对联印子这些生活痕迹都被完好地保存下来。在拼装搭建完成的木构件上,还能看到师傅做的标记。木构件的拼装最繁琐、最耗费心力,而工程中所有木作都是张杨涛和苏为根复原的。
“这种古建筑的迁建工程很有难度。”项目经理蔡克成介绍,工匠需要先把原来古建筑的构件拆掉,接着再预拼装,之后才能正式安装。在拆除之前,上万个构件都要做标记,以便之后的复原。“就像把一个手表拆得零零碎碎,最后再完完整整地复原。”
张杨涛和苏为根相识20余年,十几年前开始搭档干活,近年来常常负责不同项目的工程,因此时分时合。“现在只有难度比较大的工程才会在同一工地上看到我们俩。”张杨涛揽着苏为根的肩笑着说。
据悉,张杨涛在2021年福建省建筑行业木工(古建筑传统)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并荣获“福建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及五一劳动奖章。苏为根是工地上的“篙尺师傅”(篙尺:传统营造体系中大木匠师进行设计与施工的关键工具)。“现在掌握篙尺这项技艺的师傅不多了。阿根师傅是我们工地上的大哥,也是‘总设计师’。”蔡克成说道。
工作上互帮互助 成就“最佳搭档”
“夫妻都会有争吵,但他们不会,合作十几年来从没吵过架。”谈起在工作上的默契,一起共事的蔡克成忍不住调侃。
张杨涛是惠安人,出生于1968年,从事这个行业已近40年。初中毕业后,他无法继续求学,因对木工感兴趣,便在亲戚介绍下到惠安东岭拜师学艺。苏为根比张杨涛大一岁,是龙岩漳平人,14岁时在父亲的要求下也到东岭拜师学艺,只是两人不在同一门下。
学艺时,为掌握好技艺,夜里“偷学”成为两人精进技艺的重要途径。每天晚上等师傅休息后,他们就会偷偷研究师傅的篙尺,比对当天的施工成果,从中摸索总结。
除了学徒时相似的经历,工作和性格方面的互补促使他们成为最佳搭档。苏为根5年前受伤,膝盖受损,如今左脚不方便,每当需要抬重物或爬高时,张杨涛总是第一时间出现。“性格上,阿根脾气比较温柔,我脾气比较不好,容易得罪人。”张杨涛笑着说。
谈及合作中最困难但又最得意的作品,他们俩一致认为是这次迁建工程中的吴纪夏宅迁移保护工程。他们没有参与拆除,公司安排了其他师傅做记号。因为不同师傅做记号的习惯不一样,加上许多构件腐朽,更是增加了复原和修缮的难度。“两个人的头脑比一个人的头脑好用。”没有具体尺寸,他们就一起商量对策,寻找解决办法。在两人的默契配合和多年经验支持下,他们提前完成了工作。
修缮古建有成就感 盼有人传承技艺
“我带过两个徒弟,都已经出师,技术也不错。遗憾的是因为工作较辛苦、工资也比较低,最后都转行了。”张杨涛说,做这行需要一定的天赋,他至今没有招到合适的徒弟,很担心这门技艺失传。“我们现在的心态跟以前的人不一样,以前的师傅怕徒弟学太多会超过自己,而我们是苦于没人来学习,不传承下去留着这身手艺干什么呢?”他叹了口气,“现在很多人宁愿坐在办公室领3000多元的工资,也不愿意在工地上风吹日晒领更高的工资。”苏为根带过的3个徒弟目前也无一人从事这个行业。
“我们很喜欢这个职业。原来破旧的古建筑经过自己的手得到恢复,内心其实是无比骄傲的。”两人都认为,很多人没有考虑到这个职业对于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少了份崇敬之心。“还是很希望有人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份职业,能够将我们的技艺传承下去。”(□本报记者 郭芳蓉 魏晓芳 实习生 魏冰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