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应用场景多 “刷”脸时要注意个人信息保护

石狮日报

结账时,对着摄像头“嘀”一声就完成了付款;进出小区,不用门禁卡,刷脸即可;注册App,必须人脸认证……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脸”的应用场景被不断拓宽。业内人士提醒,在“刷”脸时要特别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以防被过度采集和滥用。

人脸识别应用场景多

“你好,请问要用哪种方式付款?”12月20日,记者和朋友在市区某餐馆就餐,在结账时服务员告诉记者,除微信和支付宝付款等方式外,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来付款。记者对着收银台的人脸识别收银设备进行人脸对比后,输入手机号码后四位即完成了付款,整个过程仅几秒钟。

记者走访发现,有不少商家在收银台上安装人脸识别收银设备。在某超市的收银台附近,记者观察发现,有两至三成的消费者选择“刷脸支付”。“再也不用担心出门忘记带手机不能买单的尴尬了。”消费者陈先生说,手机付款虽然方便,但要是忘记带手机就没办法买东西,“刷脸支付”解决了这样的尴尬,让付款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除了“刷脸”买单,人脸识别技术运用的场景还有小区的门禁,App的注册或登录。家住石狮城东某小区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所在小区一年多前就全面推广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住户在平台上进行人脸注册后即可刷脸进出小区,非常方便。还有一些App在注册时,也需要进行人脸录入方能使用,后期在登录也可以直接用人脸识别的方式。

人脸也属于个人信息

随着人脸识别的广泛运用,有关非法采集人脸照片的新闻也诸见报端,引发了市民对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据了解,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或地方性法规,对人脸识别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界定。能作为参考的只有《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三部法律,其中《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人脸识别也属于个人信息,但收集、使用、加工、传输的过程除非有人举报,否则很难被发现和处理。”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收集人的脸部特征信息的商业机构,大多数是基于身份验证的需要。但大众最担心的是,在企业收集这类信息后,能不能妥善保管并按照事先所告知的方式去使用相关信息。

为此,业内人士建议,商家在使用人脸识别系统时,不得未经同意非法采集和使用,国家也应尽早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予以规范。此外,消费者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根据需求来开通人脸识别。(记者郑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