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换脸技术伪造人脸识别认证 常州一“过人脸”犯罪团伙被抓

扬子晚报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被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提高了便利性,也通过数据交互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安全性。但是,人脸数据如果发生泄露,或被不法分子非法获取,就有可能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最近,常州警方就破获一起使用AI换脸技术伪造人脸识别认证、行业内称“过人脸”的犯罪团伙。

【AI换脸技术伪造人脸识别认证 8人犯罪团伙被抓获】

近日,常州警方发现,当地一家非法从事证书挂靠行业的公司,竟然使用AI换脸技术“伪造人脸”,帮助想要挂靠的专业人员在相关政务网站上进行识别认证。

常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因为你正常在一些政务网站进行注册,需要本人进行实名认证,但是那些证书本人一般不会做这个,就要其他的一些技术手段来绕过这个人脸识别认证。”

经过几个月侦查,警方在江苏、河南等地,抓获嫌疑人8名,查获各类非法注册认证的建筑业资质1000多组,涉案金额120多万元。

据了解,这个团伙包含很多种角色,常州本地发现的是中间商,会联系一些需要挂靠的企业,联系一些有证书的人,联系上游黑客。

正常的人脸识别需要本人亲自进行识别认证,这个犯罪团伙便想到利用AI换脸技术“骗过”人脸识别认证,实施作案,犯罪嫌疑人韩某在审讯过程中,还向警方演示了用多个制图软件让图片动起来的过程。

目前,8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非法获取并交换业主信息3万多条 男子获刑一年六个月】

除了利用人脸识别技术从事违法犯罪之外,最近,常州溧阳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非法收集个人信息的案例。公诉人指控,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间,王某为了推广自己的生意,在溧阳市范围内,多次非法收集多个新建居民小区业主的信息,每条信息都包含业主姓名、手机号码、住址等完整内容。

王某交待:“应该是跟建材界一些同行之间交流来的,大多数数据都是来自于此,这些数据的话可能他们也不是源头,可能大家都是相互交流一下,就是一个相互的数据对比。原来我也有这些信息 ,他也有这些信息,我们可能就是交换一下,看看这些数据的齐全。”

王某从他人处非法获取信息共计9203条,该9203条信息均在获取后提供给他人,向他人非法提供的信息累积30400条。经按比例随机抽样调查,100条个人信息均为有效信息。

法院审理认为,虽然王某与他人之间没有金钱往来,但是他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收受、交换的方式,获取并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且数量较大,情节严重,因此法院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五千元。

检方提醒: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单位和个人未经信息被征集者同意,切勿将收集保管的公民个人信息用作正常履职、提供服务以外的其他用途,中介、商家切勿为了推销产品随意获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否则一经查获,或将面临刑事处罚。“

【检察公益诉讼:继续加大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

随着大家法律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关注个人信息的保护。目前,江苏全省检察机关也加大了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关注,今年办理的个人信息保护案件已经有273件。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后,常州市检察院提起了全省首例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检察机关指控:2020年4月,被告田某在某网站发布虚假兼职信息,吸引求职者向其邮箱投递个人简历,个人简历中包含了姓名、电话号码、年龄、性别、所在地区等信息。被告田某收到个人简历后,明知他人是用于非法用途,为谋取经济利益,向他人出售个人信息2.5万余条,非法获利9000多元。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判决被告田某在国家级媒体上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款项由个人信息保护的行政主管部门开设的专项资金账户,进行管理。此外,无锡检察院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培训机构,非法获取学生个人信息用于营销招生,不仅侵犯了公民个人信息,还易引发电信诈骗,为学生和家长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重大威胁。

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严中良表示:“检察机关运用行政公益诉讼职能督促行政主管机关全面履职,一方面及时查漏补缺,完善人防技防管理措施,加强自身及校园对学生个人信息的保护,一方面强化对培训机构的监管,保护学生个人信息不受非法侵害。”

今年11月1日起,《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这不仅是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武器,也给潜在的不法分子以警醒震慑。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学会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一旦发现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一定要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反映。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