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父亲手中重拾笊篱“老行当” 希望把手艺传给有心人

闽南日报

祖辈传下来的笊篱手艺,到苏志强这里已是第三代了。一捆不锈钢圈、一把钳子和一双巧手,再花上大半天的时间,才能制出一把钢线笊篱。如今步入不惑之年的苏志强,硬是拾起阔别十多年的制作笊篱技艺,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轨迹。

笊篱,闽南漳州习惯称“饭篱”,用于捞取食品,达到被捞的食品与油、汤及其他液体分离的目的,是烹饪过程中涮烫及一些食品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苏志强的父亲苏龙安,是漳州古城香港路一带有名的手艺人,精通笊篱制作技艺。上世纪五十年代,苏龙安便和母亲一起制作笊篱,自编自卖。到了七八十年代,随着生意越做越好,苏龙安家的笊篱作坊往往忙不过来。于是,苏志强六岁时便拿起了铁线跟父母学编笊篱。

“初学时,铁线很容易划伤手,久而久之,手指结起了茧,茧又被磨得光滑。”苏志强说,当时家里制作的笊篱供不应求,特别到年底,短短一天就得赶制出十多个笊篱。从最小规格的六角网眼笊篱到筷子笼、油条筐、五香筐及烫碗筐再到工业用途的大规格笊篱……客人定制的笊篱规格、形状各不相同。父亲总将他带在身边,手把手教,苏志强也逐渐掌握了各种笊篱的制作技艺。

随着时代变迁,机械加工的笊篱出现,款式新颖多样。手工笊篱虽然比机械加工的笊篱较耐用,但编制耗时耗力,价格相对机械加工的笊篱高。苏龙安一家手工制作的笊篱销量就大不如前。于是,年轻时苏志强放下家中的制作行当,外出闯荡谋生。但父亲苏龙安和母亲郑秀玉,仍坚守着手工制作笊篱这门老手艺。

“编金属笊篱看似轻松,但因编时身体长时间处于固定姿势,时间久了,会造成颈椎、腰椎的劳损。”苏志强告诉记者,父亲编了几十年笊篱,如今患上了颈椎病,视力下降,已经难以再编笊篱。编笊篱的活大都是由母亲一人承担。

大约三年前,眼看着父母渐渐老去,儿女也长大成人,关于笊篱制作的记忆又重新萦绕在苏志强的脑海中。“父母在编笊篱上倾注了大半辈子的心血,不能就这样失传了。”2019年,苏志强租下位于香港路的店面,从父亲手中接过手工笊篱制作的“接力棒”,再次和父母亲一起经营笊篱生意。

时隔十多年重新拾起编笊篱技艺,苏志强一边研究编法并不断改进制作材料,一边探索如何将这项传统技法融入现代设计,为这门传统技法注入新活力。

前些年,一位从事美术工艺品设计的客人带着设计作品找到了苏志强。“那位客人设计了一款造型奇特的工艺品,将在博物馆参展,而他一直苦于如何将其呈现在博物馆。”看着眼前造型奇特的工艺品,苏志强结合该工艺品的形状,历时数天和母亲一起制作了一款手工笊篱固定架,与该工艺品的设计完美结合。最终,苏志强一家制作的笊篱和工艺品一起在展览上大放异彩。而这也为苏志强的手工笊篱设计打开了新世界。

苏志强接过传承“接力棒”的这些年,手工笊篱不再只是烹饪的工具,而是制成水果盘、碗罩、摆件等一个个日常生活物品。与此同时,苏志强一家还将手工笊篱带向台湾、香港乃至海外,更将手工笊篱带进了博物馆。苏志强说,近些年随着漳州古城的保护和发展,来此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手工笊篱受到了许多台湾游客的青睐。

眼下,手工笊篱技艺正在申报区级非遗。苏志强也在思考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摆在他面前的困境是:老一辈笊篱制作手艺人渐渐老去,而记载手工笊篱技艺的书籍、影像资料严重缺失,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编笊篱,这门技艺恐面临失传。

“学这门手艺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悟性。然而因为赚得不多,学习周期又长等缘故,现在很少有人愿意从事编笊篱。”说到笊篱技艺传承,苏志强有些遗憾,“若有人诚心愿学,耐得住性子,我很希望把这门手艺传给有心人。”

(⊙本报记者 王琳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