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晓明观看父亲谷超豪实物档案。 复旦大学供图
上海12月12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11日获悉,正在复旦大学展出的“恰同学少年——留苏档案见证百年复兴路图片巡回展”同期展出了谷超豪、金重远等留苏的珍贵实物档案。谷超豪、金重远家人代表谷晓明、金松来到现场,讲述了父辈留苏往事。
“这张照片我从小看到大,印象很深,直到最近才感到它的份量是那么重。”展览现场,在一张黑白照片前,谷晓明停下脚步感慨道。据悉,这张照片里正是谷晓明的父亲、著名数学家谷超豪和当年莫斯科大学校长彼得洛夫斯基的合影。时光倒流至上世纪50年代,一大批留学人员远赴苏联学习,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蓄力量。在数学家苏步青的推荐下,1956年,30岁的谷超豪前往苏联莫斯科大学,开启了为期3年的留苏生涯。妹妹谷月卿还记得,在谷超豪出发那天,父亲穿得“又脏又乱”。
金松介绍父亲金重远实物档案。 复旦大学供图
展览现场,有一张29票全票通过的答辩决议书的复印件。复旦大学档案馆原馆长周桂发讲述了其中的故事。留苏期间,谷超豪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在无限连续变换拟群理论上有所突破,并跨入到偏微分方程的研究中。谷超豪希望趁着千载难逢的机会学习更多知识,掌握最新的方法。他辗转于两个讨论班上,每天工作11到12个小时。在谷超豪的钻研下,他不断取得新成果,每隔两三周做一次学术报告,深得同行赞赏,多篇论文公开发表在苏联和中国的杂志上。当年,年纪轻轻的谷超豪全票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学校档案馆先后数次与俄罗斯驻上海领事馆、莫斯科大学等机构联系,搜寻到了谷超豪在莫斯科大学期间的完整学籍档案。
当谷超豪在莫斯科学习偏微分方程时,金重远则在苏联的另一个重要城市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学习。1954年7月,金重远被选派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历史系学习。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寒冬中,金重远天不亮就起床,啃几口列巴就开始一天的苦读,直到子夜时分才休息,几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对此,他的俄罗斯导师不禁感叹赞许。不懈努力让他日后成为了深谙俄、英、法、德等多种语言的史学大家。2004年5月12日,金重远荣获“圣彼得堡三百周年荣誉勋章”及证书。
1959年,金重远获列宁格勒大学欧美史专业优秀文凭,同年,他回到复旦历史系任教。“做个好老师,上好每堂课”就成了他在50年任教生涯中时时刻刻的自我要求。除了历史系,金重远还在国政系、新闻系、外文系开课,并力求学生听得懂。在金重远哲嗣金松的眼中,父亲一直保持着朴素的生活方式。
在其学生张国伟眼中,金重远是“百科全书”一样的存在。在展览现场,张国伟回忆起老师的精彩课堂,印象最深的是老师没有教材、没有课件,从来只带一支粉笔,口袋里只放着几张小卡片,“我们都很惊讶于他的知识储备,每节课都能给我们带来惊喜”。据悉,在后来的岁月里,金重远在世界近现代史、法国史、史学理论诸多领域做出了独创性贡献,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史学人才。
“恰同学少年——留苏档案见证百年复兴路图片巡回展”由上海市委统战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欧美同学会联合主办,上海市9所高校联合承办。展览按百年历程分为为党(中国共产党)留学、为国留学、为梦留学三大板块,贯穿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