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店”也可能“让人不放心的” 还必须加强监督管理

闽南日报

“放心店”授牌管理模式,是许多城市有关部门采用的一种管理模式。能够被评为“放心店”的商家,在经营中当然是中规中矩的。但是,也需要知道的是,一些“放心店”在拿到牌子之前确实是“让人放心的”,而拿到牌子之后也可能会“让人不放心的”。如果仅仅是对“放心牌”一发了之,就很难确保“放心店”一直让人放心。

“放心不放心,关键在良心”。这是消费者对于一些“放心店”的吐槽。意思是说,一些“放心店”让人不放心,让人不省心,是“放心”还是“不放心”完全依靠的是商家有没有良心。而“放心不放心,关键在良心”其实暴露的就是对“放心牌”一发了之的现象。这恰恰是“放心店”管理的漏洞。

“放心店”评选是需要的,这是对经营诚信、商业诚信的褒扬,是倡导所有的经营者都能诚信经营。可是,却不应该是对“放心店”评选之后的“太随心”的管理。

一个方面是,评选“放心店”必须要消费者参与其中,而不是几个专家加上管理部门的几个官员就能决定的事情,要让消费者当评委,评出真正的“放心店”;另一个方面是,在颁发“放心店”牌匾之后,还是需要实现常态化管理,不能因为其曾经“让人放心”就大撒把的粗放管理,最终却顶着“放心店”的招牌做了“不放心”“不省心”的事儿。

加强“放心店”的监督管理,必须实现常态化、动态化、法制化,如此才能让“放心店”一直让人放心。切莫牌子一发,就大撒把的管理。

(■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