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让失足者善技,让回归者乐业

扬子晚报

交汇点讯  “虽然服刑时填过《就业需求调查表》,但我一开始并没有抱多大希望。”刑释人员施强(化名)说。近日,南通市崇川区司法局安置帮教机构正忙着帮他张罗工作。

今年以来,“双扶”工程被列为南通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双扶”工程即扶技、扶业,旨为帮助刑释、解矫、解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有力压降再犯罪案件发生率,实现让失足者善技,让回归者乐业。截至目前,全市共接收安置刑释解矫人员3000余名,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帮扶率达100%。

剪裁、缝制、熨烫……工厂车间内,吴云娟(化名)正全神贯注地伏在缝纫机台前,娴熟地重复每一道工序。吴云娟曾犯诈骗罪,服刑期间悔过自新并学了缝纫手艺。今年初,她刑满释放,却无法鼓起勇气找工作。

刑释人员比平常人更敏感,打开这堵无形心墙至关重要。“我们和街道多次上门做工作,吴云娟才看到新生活希望、重拾就业热情。”崇川区秦灶司法所工作人员胡倩茜说,司法所帮她联系到辖区内一家服装企业做缝纫工作,每月有3000元收入。现在,吴云娟的能力得到企业认可。

“激发刑释人员的就业内在动力,是我们打造‘双扶’工程的初衷。”南通市司法局党组成员黄忠介绍,司法局联合财政、人社、监狱等单位,对服刑人员、戒毒人员技能培训、就业意向和过渡性安置基地的安置能力开展调查、研判,做到精准“把脉”、优质帮扶。

为帮助刑释人员早日回归,南通安置帮教机构还搭建多层次帮教平台、推出配套举措。南通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王义兵说,在关押南通籍服刑人员较为集中10余所监狱,建立“回归加油站”,组建“黄丝带”结对帮扶团,配备“爱心家长”,帮助服刑人员、帮教对象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

通讯员 刘晓峰 顾思捷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倪方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