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老兵回到邳州碾庄向烈士纪念碑敬礼:战友们,我来看你们了

扬子晚报

11月14日,在江苏邳州碾庄镇,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有一位特殊的来访者,他就是93岁的老兵卢致俭,73年前,他曾在这里战斗过。

卢致俭是安徽宿州萧县人,他20岁参军,先后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和东南沿海系列战役。他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首批入朝志愿军的一员,在长津湖战役中,作为一名尖刀排战士,共刺杀14名敌人。

今年11月,正值碾庄圩战斗73周年,卢致俭的儿女便陪着他和89岁的老伴一同来到曾经浴血奋战的地方。在刻满英烈名字的纪念碑前,老人情绪激动起来,颤颤巍巍地将拐杖换到左手来,然后敬了一个军礼。

卢致俭的女婿胡长永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过去老人家一般不愿提起往事,最近电影《长津湖》热映,开启了老人家记忆的闸门。他总是念叨要回到以前战斗过的地方,要看一看并肩战斗的老战友们。”

93岁的卢致俭

回到碾庄:

73年前,我与战友在这里并肩作战

11月14日上午十点,在邳州市郊的碾庄镇,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前,卢致俭穿上一身绿色戎装,戴上了勋章,正拄着拐杖,在女儿女婿的搀扶下,和今年89岁的老伴一级一级踏上石阶,在纪念碑前留下合影,对曾经并肩的战友们致以敬意。

卢致俭家住安徽宿州萧县白土镇,1948年3月,20岁的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4月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和东南沿海系列战役。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是首批入朝志愿军的一员。在长津湖战役中,他是尖刀排战士,共刺杀了14名敌人。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并被授予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战役纪念章、抗美援朝荣誉勋章等。

卢致俭与家人在碾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前


“之前我们只知道岳父参加过一些战役,直到今年我们查看了他的档案才知道他过往的具体经历。”卢致俭的女婿胡长永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对于过往,老人家以前一般不愿提起,因为牺牲了这么多战友,还有他的弟弟。最近电影《长津湖》热映后,各路媒体连续的采访,开启老人家记忆的闸门。他就提出要去看看以前战斗过的地方,现在正值碾庄圩之战73周年,所以就来了。”

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


位于苏鲁两省交界的邳州碾庄,是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主战场。碾庄圩战斗发生在1948年11月6日至1948年11月22日,历时17天。淮海战役的胜利,碾庄之战功不可没。73年前,卢致俭当时是华野9纵26师77团一名战士,在粟裕将军的指挥下,与战友们浴血奋战,最终全歼黄百韬兵团,为夺取淮海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在这场战役中,他所在的连队138人中仅存3人。

胡长永说,岳父一直非常惦念自己曾经的战友,此前他们一同去过徐州的淮海战役纪念馆、蔡洼的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还剩下碾庄一直没有回来看过,岳父最近总是念叨,“就想来看看他曾经的战友”。找到纪念馆内的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和烈士之墓时,老人情绪有些激动,颤颤巍巍地将拐杖换到左手来,朝着刻满英烈名字的纪念碑敬了一个军礼,缅怀那些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

亲历长津湖战役:

我幸运地活下来,亲睹国家繁荣富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卢致俭也是首批入朝志愿军的一员。1950年,22岁的卢致俭和19岁的弟弟卢剑先后前往朝鲜战场,参加了著名的长津湖等战役。10月,《长津湖》电影热映,卢致俭去了三次影院,三个小时的电影每一次他都看得特别投入,他说:“这场景就和我当年参加战斗的场面一样,我们志愿军当时太艰难了,凭借顽强的意志赢得的战场主动权,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太不容易了。”

那年是朝鲜50年一遇的寒冬,“枪栓都被冻住了,手上的皮肤都粘在了枪上,一撕就火辣辣地疼。”卢致俭和战友们渴了就捧起雪吃一口,饿了就啃冰疙瘩般的馒头和土豆,“吃土豆要先把土豆外面的冰块含在嘴里慢慢化掉,才能下咽,吃到肚子里,冻得浑身没有知觉。”很多战士都倒在了风雪中。

卢致俭(中)与战友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当时卢致俭所在的27军80师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的美军第10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最终在新兴里围攻并全歼号称“北极熊团”的美军7师31团。战斗结束后,卢致俭和2名战友组成战斗小组搜索残敌时,遭遇3名美军伏击,郭长海、刘东海两名战友先后牺牲。

卢致俭年仅19岁的弟弟卢剑也牺牲在此场战役中。当时身在朝鲜战场,老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弟弟在第二批来到朝鲜。他听连长说当时弟弟是在一次通讯任务的执行过程中,遭遇美军榴弹炮弹袭击而牺牲。胡长永告诉记者,长津湖战役结束后,岳父曾去过弟弟牺牲地,但已找不到弟弟的任何遗物。卢致俭回忆说:“弟弟小时候最向往的日子就是没有战争,一家人开心幸福地在一起,现在我们都过上了这样的好日子,真希望弟弟能看到啊。”

1955年,27岁的卢致俭回到萧县老家,曾被邀请担任村里小学的校长,但他婉拒了:“我不识字,不能干误人子弟的事,这个校长我不能干”。之后,他主动回家务农,后来被推选为生产队长,带领村民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改造良田。在儿女的眼里,父亲一辈子都保持着艰苦朴素、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每天穿着一身军装,吃着粗茶淡饭。

如今,93岁的卢致俭儿孙满堂,全家人也被他这种精神深深感染着。卢致俭的外孙余学睿也曾是一名军人,今年22岁的他刚刚退伍归家,他说,小时候不理解外公为什么从不愿脱下他这身军装,直到自己穿上军装的那一刻,才感受到军装是军人最高的荣誉。

(图片视频来源:记者拍摄、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笪越

校对 徐珩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