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用户规模逐年增加,网购投诉量及涉诉率也逐年攀升。快乐网购的同时,如何理性维权?
又一年“双十一”来临之际,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一中院”)获悉,该院梳理了一年来的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以分析此类案件呈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
1980年代进口红酒没有中文标签,合法吗?
上海一中院介绍,王女士在网上看中了一款“80年代 一甲日本调和威士忌 复刻版 稀有”洋酒,打算送朋友。她询问客服后,客服发送了实拍照片及介绍。再次确认威士忌系原装进口后,王女士下单购买4瓶,支付3000余元。
王女士收到快递后,却发现威士忌没有中文标签,没有中文说明书,也没有任何检验检疫证明。王女士把卖家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决卖家退回货款及运费,并按照《食品安全法》十倍赔偿货款3万元。
一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食品经营者应依法依规保证其所经营食品的安全,然卖家无法证明该酒系通过合法途径进口并经过检验检疫,可能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造成损害,故王女士主张卖家“退一赔十”,于法有据,依法予以支持。
卖家不服,提起上诉。卖家认为,该酒产自上世纪80年代,当时尚无贴中文标签的要求,其从民间收藏者手中购买,故无法提供报关单据和检验检疫证明等,但该酒有完整标签,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上海一中院审理后认为,根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进口食品要在我国进行销售,必须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即经过检验检疫机构检疫合格方允许销售。同时参考《进口酒类国内市场管理办法》,从事进口酒类销售的企业,应持有进口货物许可证、海关征税税单和卫生证书,经销的进口酒类必须贴有“中文标签”和“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标志”。本案进口酒虽生产日期标注为20世纪80年代,但销售流通行为发生于2020年,仍应遵守上述法律法规。而卖家无法证明涉案进口酒系通过合法途径进口并经过检验检疫合格,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因此,上海一中院维持原判。
“神奇粉末”减重10公斤,是否虚假宣传?
通过网络广告,想减肥的吴小姐向纤纤公司购买了“神奇粉末”荷叶茶、酵素饮品等减肥食品、保健品及瘦身售后服务等,共计12万余元。
纤纤公司为吴小姐配置了一位售后工作人员及一位健康顾问,通过微信聊天等方式向吴小姐提供减肥期间的饮食指导、产品推荐等服务。根据方案,吴小姐陆续收到相应的减肥套餐产品,并在顾问的指导下开始食用。一段时间下来,吴小姐从3月开始食用产品时的70公斤减至9月初的60公斤。
但吴小姐认为,体重减少并不是食用产品产生的瘦身效果,而是节食并保持运动量产生的效果,并且她在食用减肥产品期间便秘严重,停用后身体出现不适。吴小姐还发现,纤纤公司销售的大量产品属于食品,并不具备保健功效。因此,吴小姐认为纤纤公司对商品作了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行为,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纤纤公司全额返还购物款12万余元。
一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涉案产品的相关许可证信息、微信聊天记录、吴小姐购买产品后的实际体重情况,吴小姐的诉请均无相应依据支撑,遂驳回吴小姐的全部诉请。
吴小姐不服,提起上诉。
上海一中院审理后认为,吴小姐减重10公斤左右,已达到一定效果。吴小姐作为成年人,对推荐的减肥产品的性质功能应当具备符合常理的判断力,其多次下单购买,且对收到的减肥产品无异议并已全部食用,可以认定吴小姐知晓产品的性质功能,且产品外包装也已标注产品组成及归类。而纤纤公司的减肥产品具有食品许可资质证书,系通过合法渠道采购,且供应商也具有食品生产或者经营许可资质,故吴小姐主张依据并不充分,法院不予采信。
同时,吴小姐未能提交证据佐证系使用产品导致身体不适,法院遂维持原判。
网购案件涉诉标的物主要是食品、日用品、电子产品等
上海一中院表示,分析近年来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可以发现此类案件涉诉标的物往往较为集中,主要为食品类、日用品类和电子产品类等商品。
针对不同类型标的物的诉请理由也呈现明显类型化特征,具体而言:网购食品类案件,消费者提起诉讼的理由主要为:一是食品标签瑕疵,如未标注或错误标注生产日期、生产厂家,进口食品无中文标签等;二是含有害人体健康物质或成份,如超量添加食品添加剂;三是食品来源危险,主要为食品进口自禁止进口的国家或地区。
其中,对于进口食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从严把握,应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严格审查进口食品是否具有进口检验检疫证明。
网购日用品类案件中,化妆品类案件占比较大,消费者提起诉讼的理由主要有:化妆品经检测含有对皮肤有害成分,化妆品包装标签瑕疵等。针对其他日用品提起诉讼的理由主要为:商家虚假宣传,产品无生产合格证明等。
网购电子产品类案件,消费者提起诉讼的理由主要有:一是电子产品的实际配置、性能等与产品宣传不符;二是消费者对产品不满意要求“七天无理由退货”遭拒绝;三是电子产品经检测鉴定为假冒伪劣商品等。
法院表示,法律支持消费者维权,消费者也应理性维权,提供合法有效证明。
(文中人名及公司名均为化名)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李菁 通讯员 李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