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上有了新“打卡点”
泉州侨批馆开馆
泉州网10月15日讯 (记者 张素萍 王柏峰通讯员 黄金泽 文/图)昨日,泉州侨批馆开馆暨首届“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主题文学创作大赛颁奖仪式,在泉州古城核心区中山路陈光纯故居举办。百年华侨故居成为福建省首个地市级侨批专门展示馆,续写泉州保护利用涉侨遗产的新故事。
泉州侨批馆由泉州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市文旅集团联合建设,为首个“福建侨批展示基地”。泉州侨批馆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五14:00-21:00,周六至周日9:00-12:00、14:00-21:00。周一闭馆。
泉州侨批馆在中山路陈光纯故居正式开馆
有不少馆藏侨批实物为首次对外公开展出
市民在侨批馆参观
市民在泉州侨批馆参观 (王柏峰/摄)
不少侨批实物首次展出
走进陈光纯故居,这座中西合璧的洋楼大门上书“泉州侨批馆”。故居由著名泉州籍旅菲华侨陈光纯先生于1921年所建,占地面积280平方米,为三层红砖古洋楼,是泉州近代早期番仔楼的典型代表。
由华侨故居改造而成的泉州侨批馆,由一个序厅、四个主展厅和一个互动室组成,共布置展板105块,展出侨批及相关照片图片304张,侨批实物92份,其中有不少馆藏侨批实物为首次对外公开展出。
泉州侨批馆的序厅,主要展示侨批申遗进程及泉州侨批工作发展历程;一楼第一个展厅,“百年沧桑话侨批”“海丝见证侨批路”“世界记忆在泉州”等模块介绍了侨批起源、发展情况以及侨批保护开发情况,同时配有描绘侨批收寄六个流程的小动画,用动静结合形式,系统性地展示侨批档案的概念组成、发展历程、作用价值等;其他三个展厅,穿插一国一侨批、一县一侨批、一局一侨批等特色元素,以及侨批中的传统文化、侨批中的传统名称、侨批中的传统艺术等特色展线,通过一封封泛黄侨批、一个个感人故事、一件件创意展品、一次次跨越时空的互动,展示了侨批档案作为世界记忆遗产的时代价值和文化魅力。
在侨批馆二楼的互动室,游客可以翻阅关于侨批的各类编研书籍,欣赏侨批电视专题片,体验侨批周边文创产品,并参加侨批研究主题沙龙研讨等各项活动。
获奖“侨批”成历史记忆
在泉州侨批馆开馆的同时,首届“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主题文学创作大赛举行了颁奖仪式。
首届“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主题文学创作大赛,由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市教育局、市侨联、市文联、泉州晚报社、泉州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旨在“以侨架桥、以文聚魂”,加强海内外文化交流,展现泉州作为福建省侨批主要集中地的侨乡优势、文化优势,挖掘侨批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内涵。
大赛自3月30日起面向全球华人征集“侨批”主题原创文学作品,共收到来自海内外的523件诗歌、散文、小说来稿。获奖作者来自中国福建、上海、广东、安徽、香港,以及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所有获奖作品将由《泉州文学》以专号刊发,并在泉州市档案馆设立专题档案库永久保存,成为历史记忆。
“这是泉州继申遗成功之后,加强世界遗产文化保护开发和推进泉州海丝名城建设的又一动作,旨在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好泉州这一珍贵的世界记忆遗产。”泉州市档案局相关人士说,在泉州古城核心区设立泉州侨批馆,有助于侨批档案更好地融入泉州这座世遗之城,以“侨”搭桥,做好“侨”字文章。
■相关链接
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
侨批是旅居海外的侨胞寄送国内侨眷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又称“银信”,被盛赞为中国“20世纪的敦煌文书”。泉州以侨乡盛名,是侨批的主要富集地之一。泉州市档案馆作为侨批档案的主要官方收藏单位,自2008年起在全国率先启动侨批档案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并于2009年1月在全国率先启动侨批档案申请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工作。2013年,侨批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成为当时中国10项世界记忆遗产之一和福建省唯一入选世界记忆遗产的项目,使福建省实现四大世界遗产“大满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