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泉州海交馆副馆长林瀚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从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图书馆的照片数据库中,搜索到百余张清末民初时的泉州历史老照片。其中不仅包含有开元寺、文庙、洛阳桥、泉西新堂(即西基督教堂)等地标性建筑的早期图像,也有像培英中学、培元中学在当年的建筑及学校师生合照;此外,地方官署、当铺商号、惠世医院、码头渡船、长老会成员的生日聚会、学校的圣诞节庆祝活动、清朝官员及传教士的住所、服饰装扮、丧葬仪式、普通民众的生产生活瞬间都被一一记录下来,这也使我们对清末民初时期泉州地方社会风貌有更为直观的体会。
□记者 吴拏云/文 林瀚/供图
曾经的尊经阁展露侧影
清末,泉州考棚(亦称贡院)设在打锡巷内(今为鲤城区人民政府所在地)。泉州海交馆副馆长林瀚从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照片数据库中发现的一张1895年的老照片显示,清末泉州考棚后方有花园,并且有池塘、小桥、阁楼、假山等,流水淙淙、园池飘香,环境堪称雅致。考棚作为泉州府考选所属各县秀才的场所,是当时士民关注的一个焦点所在。从这张风景秀丽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泉州对于考棚四周环境的重视与保护,尽力为考生们创造良好的应试环境。
1895年泉州考棚的花园
清代泉州考棚规模宏大,它与府文庙连成一片,是整个泉州府文教中心。据《泉州市地名录》介绍,在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推行科举制度来拔取人才,“学而优则仕”,所有读书人,不论老幼,在尚未进学(即中秀才)之前,一律称为童生。从童生到秀才,必须经过三个考试关,先是县考,由知县主考;继而府考,由知府主考,最后省里学台主考,从中选取秀才。考生进考棚要搜身,严禁夹带字条,并按号入座。由主考官点名,礼房喝名发卷。诸生在一天内, 要作四书义一篇、史论一篇。考完后,试卷密封,经考官阅卷评定,择优录取。然后将秀才的名字一圈,受圈的写在红榜上,形似菊花,故称为菊花榜。菊花榜贴在考棚前墙上,公布之日,观者云集,不时从人群中传出“中啦!中啦!”的欢呼声,热闹非凡。公榜后,官方组织报喜队,奔赴各县,敲锣打鼓地登门报喜。新中秀才要送“红包”给第一次来报喜的人,俗称“草鞋礼”。那些负责报喜的专职人员,被称为“报仔”。据说,当时的“报仔”都住在今新门街的一条小巷内,该巷就叫作“报仔巷”。后人谐音讹为“铺仔巷”或“破仔巷”。
1906年泉州文庙尊经阁外观照
一张1906年泉州文庙(即府文庙)尊经阁外观照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泉州文庙尊经阁原为收藏经书之所,同时祭祀文魁星,故俗称“魁星楼”,址在今泉州华侨大厦。据悉,尊经阁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竣工,重檐八角攒尖顶,三层通高8.3米,第二层檐间有明东阁大学士、首辅李廷机题匾“极高明”。明代名臣蔡克廉留下的关于尊经阁修成的碑文《泉州府学尊经阁记》中提到明代泉州知府熊汝达在“大成殿明伦堂之东偏”一地建尊经阁,形制上为“三间六楹,列二翼于前,而会之以门”。建成之后,熊汝达登上阁楼视察,但见“水绕而左,阁俯而右,蜿蜒矫亢,若龙虎然”。尊经阁建成当年,泉州“领乡荐者三十五人,魁五经者居其四”。上个世纪50年代,建华侨大厦时尊经阁被拆除,阁楼顶部被移至百源池建八角亭。从这张百年老照片上我们可以清楚看出尊经阁侧右方原本的样子,更让人对这座业已消逝的古建筑平添一份怀念之情。
节孝坊屹立洛阳桥上
在洛阳桥老照片上可见一座牌坊立于桥头
洛阳桥位于泉州城东北方向约10公里的洛阳江入海口处,亦称万安桥。古时,洛阳桥是泉州北上福州乃至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它与安平桥、顺济桥等共同连通了便捷的沿海交通干线,在泉州水陆复合运输网络的发展中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那么,19世纪的泉州洛阳桥长什么样?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图书馆中保存的一张洛阳桥老照片,可以为我们揭示这座名桥曾经的面孔。林瀚表示,这张老照片拍摄时间大概在1870年—1890年间,从照片中我们看到桥边的商船和渔船,大片的牡蛎田,桥上的牌坊也屹然耸立,牌坊边可见三块石碑竖立着。与现今景致比对,可感受洛阳桥沧海桑田的流转变化,这也是目前他所见过的洛阳桥最早的影像资料。清末名士龚显曾的《七月十九日将省试过万安桥》诗曰: “太守有遗爱,长桥横洛洋。即今身后颂,犹指水中央。风色斟渔网,潮声载蛎房。打碑音不断,相送过飞梁。”诗中展现的大抵应该就是这番景色。另据史料记载,清代在洛阳桥有两座牌坊:一是节孝坊,为儒士刘重焕妻林氏立,在桥南桥头;二是晋惠交界坊,在洛阳桥北。笔者通过仔细辨认这张老照片上的牌坊,发现其应为节孝坊。
泉州南门外的顺济桥与船
“江树离离若可齐,江门之水下浯溪。诸峰返照潮声远,万户沧洲烟火低。来听渔歌鸥泛泛,去随秋色草萋萋。道人那得伤心恨,一任西山送日西。”这首诗出自明代晋江诗人庄一俊之手。诗中描绘的景色极富画面感,又带有忧思绵远的感伤,让人读来不免有些神驰天外。但可能很少人能猜到,这首诗描写的是泉州古桥顺济桥的秋景。顺济桥由南宋泉州郡守邹应龙于嘉定四年(1211年)主持建造,为梁式石桥,桥体为“东北——西南”走向,东侧桥头指向德济门的方位。这是古代泉州南门外的一座名桥,因靠近顺济宫(即天后宫),才被命名为“顺济”。顺济桥的建造吸取了洛阳桥的建桥方法,采用“筏型基础”法,全河床抛填石块形成结构基础,其上干砌条石形成桥墩,上部为石梁结构。现存桥墩长约8.5米,宽约3.5米。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数据库中也有一张照片与泉州顺济桥有关,该照片摄于1888年—1906年间,拍摄的场景是泉州南门外的顺济桥与江上船舶。照片略显模糊,顺济桥位于远处,依稀可见五六个巨大的桥墩,桥上有树。近处是停靠成一排的船只,桅杆高耸,煞是壮观。这说明顺济桥畔早年有船舶停靠的码头。
清朝官员与传教士合影
泉州清朝官员们1907年与外国传教士的合影
1894年的这张泉州街景照展现了乘坐轿子的女传教士莉莉娅·格雷厄姆与她的仆人们
泉州向来是一座多元文化兼容共生的城市。晚清时期,英国、美国的长老会已在泉、厦、漳等闽南地区建立不少分支,并发展了一批传教士及信徒。“长老会”是基督新教三大流派之一。林瀚搜索到的老照片中,有不少就是泉州长老会的旧照。其中有一张照片是1907年泉州清朝官员们在一栋建筑外与长老会外国传教士们的合影。这些官员正襟危坐,而传教士们则悉数站立。建筑物的檐下左右各挂一只灯笼,灯笼上书“长老会”三字。不难看出,当时长老会传教士与清朝官员往来频繁、关系密切。另一张摄于1894年的泉州街景照中,女传教士莉莉娅·格雷厄姆正坐轿出行。她乘坐的是一顶两人抬的轿子,追随她出行的不仅有外国女仆,也有中国仆人。这位女传教士看上去在当时的社会地位显贵。
1926年的泉西堂外景
清同治二年(1863年),英国长老会杜嘉德牧师来泉州城内传播基督教义。三年后,教会建成了泉州第一座教堂——基督教泉南堂。1895年,教会又创建了泉西堂(泉州西街礼拜堂),其首任牧师是晋江安海人吴封波。1894年拍摄的一张“泉州长老会中国成员”合影揭示在泉西堂创建之前,长老会已经发展了不少中国成员。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数据库里一张摄于1914年的“珠婚志喜”照,显示的是吴封波牧师在珠婚纪念日与妻子及家人的团圆照。吴封波之子吴炳耀后来也成了牧师。1925年泉西堂便是在吴炳耀牧师的主持下进行重建的,越年落成。1926年的一张照片,拍摄的正是刚重建落成的泉西堂。从照片上来看,教堂是一座具有欧洲哥特式风格、中西合璧的建筑物,其四周则有众多闽南红砖厝建筑。
披露近代教育的一些风貌
泉州培英女子中学校师生合影
泉州幼儿园内景
1890年,英国女传教士礼荷莲在泉州创办了培英女子学校,覆盖幼儿、小学、中学教育。1927年,培英女校由中国人接管,除了传授知识外,还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了一批巾帼栋梁之材。林瀚搜索到不少培英女校师生合照,以及旧时学校建筑的照片,甚至还有学生们在学校食堂里就餐的场面。情况类似的还有泉州男子教会学校、泉州幼儿园等。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老照片与培元中学等学校相关。这些照片展示了泉州近代教育的一些风貌。
1891年的泉州开元寺
从一张摄于1891年的泉州开元寺照片上,可以看到当年树荫掩映下的开元寺大雄宝殿前有一个古朴雅致的大香炉。寺内有不少僧人正在悠闲地漫步。清末官员的宅邸啥样的?一张1897年拍摄的永春官员宅邸可能会给我们些许提示。照片拍摄的是一座庞大的闽南传统古建筑物,宅邸前还耸立着两根带斗的高大旗杆,看上去气派非凡。官员宅邸能有如此规模,相信一定是位高官。
清末泉州官署门外摆放着兵器
另一张1912年拍摄的名为“泉州官署门外的兵器”照片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要知道1912年恰好是清朝灭亡的那一年。照片中只拍摄了“官署”的一个侧门,门口摆放着一个立有多种兵器的木架子,架子上还有两个手提灯笼,灯罩上写着“巡查”。门前有一男子带着一个小孩。从这些景物来看,这“官署”似乎是个捕快房或衙役房之类的场所。
在惠世女院外等候门诊的病人
泉州惠世医院(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泉州第一家西医院。1881年,英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的医学博士颜大辟医师来到泉州,他先在泉州南大街新花山租房开办诊所诊治市民,求医者络绎不绝。1882年,诊所向北迁至连理巷租房办医,正式定名为泉州惠世医院,颜大辟为首任院长。1889年,英国长老会在连理巷开始购地兴建院舍。从此,这家医院历经百年、经久不衰、规模不断扩大且薪火相传,由此开启了西方医学及现代医学教育在泉州地区乃至闽南地区的传播和发展。早年的惠世医院有很多外籍医师和护士。在林瀚找到的历史老照片中,也有一张1933年“泉州惠世医院送别来医生”的照片。照片中,中外医师和护士一起合影留念,这也侧面反映了当年惠世医院工作组内的中外合作情况。1900年,惠世医院及长老会决定另外建立一家分院专门收治妇女和儿童,于是在泉州西街裴巷购地建设。1901年医院建成并命名为“惠世医院女医院”(简称“惠世女院”,民间亦称其为妇女医院)。惠世女院存续的时间长达34年,曾专门收治女性和儿童患者,医务员工全是女性。我们查到的一张摄于1914年的照片,拍的正是在惠世女院外等候门诊的病人。这也是早期泉州医卫方面的珍贵影像。
体会城市的历史现场感
1895年拍摄的中国新郎、新娘。
1906年泉州泥瓦匠在夯筑围墙
两个磨米的男孩
在这些历史照片中,有一部分是普通民众生产生活的瞬间。譬如,1895年拍摄的中国新郎、新娘。照片显示的是一对新婚夫妻,新娘一身珠光宝气,新郎则身着清代袍服。两人之间的案几上还有一盆花和一套厚厚的经书,不知是否别有寓意。泉州建筑工艺举世闻名,摄于1906年的一张照片展示的是泉州三位泥瓦匠正在夯筑一堵红砖墙的画面。清末,人们是如何榨糖的呢?一张拍摄于1888年—1906年间的照片揭示了其中的部分细节。照片中,人们赶着三头水牛,令其拉磨碾榨甘蔗,借此榨出蔗汁,再经提纯得到蔗糖。同样摄于这个时期的还有磨米的中国男孩、给水稻脱粒的农人、刨木头的中国木工、理发师和他的客户、基督徒的墓地葬礼、在哀悼仪式上的孩童等照片,它们共同把我们拉回了百年前的老泉州,让我们体会这座城市的历史现场感与旧日的生活气息。
林瀚表示,凭借对这些历史老照片的收集、比对、甄别,我们有望构建起可视的城市叙事史。透过这些老照片,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历史风貌,直面历史,而且能更加生动地“想象”过去;同时还可以借助这些图片所提供的某些侧面证据,探寻制作这些图像资料的人的历史感知与心态史、文化史的发展轨迹。“我们当前亟须为我们生活的城市建立城市记忆数据库,对民间传说、街巷记忆、民间仪式、传统匠作等进行记录、整理并保存下来。这项工作不仅包括文本的收集整理,也包括影像资料的采集分类,因为摄像、图片资料能够记录下动作的延续性,包括细部的差异,也更具直观性,可以弥补语言描述的不足。”林瀚认为通过对泉州古厝、街巷、骑楼、庙宇、人群等进行调查、记录、拍照、绘图、录音、整理及建立城市档案,并将之数字化,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这既能为泉州学研究积累原始资料,也将使我们在对古城进行保护规划时有所凭据,同时还将对复兴古城的文化自觉提供时间与空间的文本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