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现“极目”摩崖石刻 具有较高文化价值

泉州晚报

近日,记者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获悉,该馆研究人员胡晓伟和林建华,在泉州东海街道云山社区附近的山头上发现一方“极目”摩崖石刻。经过研究和考证,该摩崖石刻距今近890年,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的发现也为今后调查或考古研究法石山一带的文物史迹,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坐标。

热心村民指引 寻碑之路顺利

“在(道光)《晋江县志》上明确记载着我们这里有‘极目’摩崖石刻,我也只知道大概的方位。”研究馆员胡晓伟说,了解到相关信息后,他就展开了“寻碑之路”。

第一次寻找是一个周末,胡晓伟和妻子开车去了海印寺和宝珊花园一带。在海印寺,他看到寺里的一些碑刻记载,判定“极目”摩崖石刻应该就在周边不远处。去年11月27日,胡晓伟和林建华来到云麓禅寺,这是第二次探寻。当地村民、时年77岁的颜秀治阿婆给胡晓伟提供了线索。原来,阿婆小时候经常上山捡柴,在山上看见过刻字石头。由于阿婆腿脚不便,无法带路,就推荐了她小时候的玩伴,同村的许福明阿伯给他们带路。

在许福明的热心带领下,胡晓伟在云山社区附近的山头上发现了“极目”摩崖石刻。“石刻上有一些苔藓,‘极目’二字很清楚,但是‘极目’旁的两个小字看不清楚,所以必须要做拓片。”胡晓伟说。

今年2月3日,胡晓伟邀请碑拓专业人士王赞成一起上山做拓片。

石刻拓片助力辨识 研究考证发现价值

据现场观察,这方“极目”摩崖石刻朝南向,镌于山腰一块巨石上。石刻无框,幅高宽145×90厘米。榜书二大字“极目”,楷书,竖写。左下有落款,字体较小,做了石刻拓片后,辨识出是“德燦”二字。

“这种无纪年石刻,字又特别少,研究的难度比较大。”胡晓伟说,“首先就是考证时代和作者,然后就是查阅资料。”随后,他以“德燦”为突破口展开研究。

经查阅资料,胡晓伟发现《闽中理学渊源考》中有“德燦”的相关记载,“庄光,字德燦,尤溪人……与韦斋同讲学,韦斋称其识明志高,杰然自拔于流俗。”由此推断“德燦”应该是宋代福建南剑州尤溪县(今三明市尤溪县)人庄光,他于建炎二年(1128年)中进士。

“韦斋”即朱松(朱熹之父)。朱松曾任尤溪县尉,与庄光是一同讲学的好友。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就出生于尤溪。绍兴初(1131—1132年),朱松离开尤溪,赴泉州监泉州石井镇税。由此,胡晓伟推断庄光到泉州拜访好友朱松是很自然的事。此“极目”摩崖石刻应当是在朱松监泉州石井镇税期间,即绍兴元年至绍兴四年间(1131—1134年),由他的好友庄光所题。此外,宋末元初人、南外宗正赵必晔所作五言诗《法石山怀碧桃道人》中,有“层岩极目字,结画清可模”之句,应是对“极目”摩崖石刻的真实描写。胡晓伟据此肯定,该“极目”摩崖石刻所刻时间不会晚于元初。

确定了作者和时间后,胡晓伟指出该石刻的又一重要价值,即结合志书记载,确定“极目”摩崖石刻所在位置,就是文献上鼎鼎有名的“法石山”(又名“万岁山”)。“万岁山”名称的由来,即与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在此筑坛,为皇帝祝颂,高呼万岁有关。陈洪进还葬其妻和女于此山,并在墓附近建寺(即佛教的功德院)以资冥福。该功德院后又称法石院、法石寺。北宋泉州知州蔡襄作《荔枝谱》,记录泉州荔枝优良品种“法石白”即出于法石院。南宋知州王十朋有《出郊观农,饭蔬于法石僧舍,时方闵雨,有无麦之忧,因成八绝》诗中曰:“荔子今亡法石白,江山长带佛头青。老僧能说陈王事,遗冢犹传女子灵。”宋末,泉郡西域人蒲寿曾隐居法石山中,自称处士。其弟蒲寿庚据郡降元,宋幼帝至泉州城外不敢入,曾驻跸于法石寺中。据此推断法石寺应是宋代泉郡东郊一处非常重要的寺院,规模应不小。因此可以肯定,“极目”摩崖石刻的发现,为今后调查或考古研究法石山附近的史迹,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坐标。( □本报记者 郭芳蓉 魏晓芳/文 受访者/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