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2025年园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超过100家。日前,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正式印发《厦门火炬高新区关于加快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力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并提出发展目标。
贯彻中央关于“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助力解决“卡脖子”难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若干措施》面向高新区中小企业,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助力企业做专、做精、做大、做强。
《若干措施》将从支持企业实施技改、鼓励研发创新、加强生产经营空间载体保障、加强企业人才住房保障、加强平台服务供给、助力缓解融资难题、鼓励企业引领示范等七个方面予以支持。
在技改项目、研发创新方面,高新区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对专精特新在库工业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可按照市、区两级奖补资金总额不超过该企业完成技术改造的设备投资总额的15%予以补足;对两类符合条件的在库工业企业,根据企业当年度享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研发费用数额,在下一年度给予10%的补贴,单家企业每年补贴额度最高300万元。
围绕场地、人才、资金等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若干措施》也明确将通过补助、优惠折扣、搭建平台、对接资源等方式为企业助力。
此外,政策鼓励企业引领示范,对获评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
“专精特新”,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中小企业。近年来,火炬高新区围绕“抓两头、强中间”,在招引、培育龙头企业,孵化中小微企业的同时,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进一步壮大“专精特新”企业规模,增强腰部企业的发展韧性。
在工信部第一、二、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厦门火炬高新区29家企业获评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全市36.7%。数据显示,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已有获评各级专精特新企业358家,其中市级277家,省级52家,国家级29家。
“新政策既为高新区的专精特新企业在技术改造、引才留才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撑,又能激励企业专注主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若干措施》不仅通过企业座谈会、企业走访等多种方式,突出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立足长远,建立高新区专精特新企业库,动态调整在库企业,为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速。(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管轩 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