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读册”谚语内容丰富多彩 教育我们争做文化人

闽南日报

闽台有关“读册”谚语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生动形象,既有关“读册”重要性的论述,又有关“读册”方法的指导,这说明我们的先民爱读书,崇文重教,为我们传承读书的意义和方法,教育我们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路无尽头,学无止境”,读书学习如赶路,不学就退步,所以我们要传承前人的优良传统,在读书中学做人,长知识,做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劳动者。

普通话说“读书”,闽南话说“读册”(takceh),“去学校读书”,闽南话说:“去学堂读册”多么好听,又多么古雅。“册”是象形字,像一片片竹片排起来,中间用绳索串起来,成为一本书。“册”古代本指帝王祭告天地神祇的文书,如《新唐书·百官志》:“临轩册命,则读册。”后泛指书,如三国魏·李唐《运命论》:“善恶书于史册,毁誉流于千载。”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今人呼书曰册子,取简册之义。”

闽南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把书说成册,如读册、教册、佮册(gapceh包书)、古册(古书、连环画)、古早册(古代书)、翁仔册(连环画)、相册(影集)、工具册、医册、户口册(也叫户口簿、户口本)等,把“书房”“书包”说为“册房”“册包”,甚至把“书呆子”成为“册呆”,普通话也保留了“手册”“画册”“纪念册”等词语。不过,闽南话有些词语跟普通话一样用“书”字,如书生、书香门第、书写、书面语、书记、大书特书、罄竹难书等。

古往今来,有关读书重要性的论述很多,如中国古人讲“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可见,把“读册”视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宋朝的真宗皇帝也谆谆教导他的子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古至今,数不尽的仁人志士热爱读书,并从书中寻找智慧和力量。闽南先民早就告诫我们:“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读一册,长一智”“册是随身宝,常考考不倒”“读册若用心,一字值千金。读册不用心,不知册内有黄金”“书(zu)册读透透,勿会晓写龟鳖灶”等,这些谚语教育我们读书要用功,不能只求一知半解或囫囵吞枣,有些难字要下功夫学,这样才能掌握书中的真谛,不断地从知识的汪洋大海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文化素质,扩展视野,增长智慧,才能考不倒。专业的书,不仅可学习技能安身立命,还可使自己更有前途。正如,宋代词人柳永《劝学文》所说:“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想知天下事,要读万卷册”,读万卷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万里路外之事,走万里路可以加深书里得来的知识。哲学家培根说得好:“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凡有所学皆有性格。理工科学生缺乏文史知识,文科学生缺乏科学知识,对人格健全是不利的。当然,读书也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有所选择,有些要精读,有些要泛读,有些也许只要选择部分段落来读,有些书读了爱不释手,还想再读。确实,一部好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的心路,它似一份美味,一件好衣,一个挚友,一件乐器,给人甜美的口感,温暖的热流,真情的爱护和赏心悦目的享受。所以,人们说,想读书的人是世界上幸福的人,那些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不能从阅读中获得更为浩瀚更为丰富的知识。

在读书的时间和方法上,闽南谚语还给了我们不少的启发。如“一日读册一日功,一日呣读十日空”,告诉我们要天天争取时间读书看报,哪怕是十分钟,半个小时,积少成多,就能增长知识;“读册不用功,等于白花工”,读书不用功,一无所获就等于浪费时间;“食饭无哺(boo,无哺,没有咀嚼)呣知味,读册无想呣知意”,用吃饭不咀嚼不知其味来比喻读书不思考,不动脑子就不知其意;“册读百遍,其义自见”,有的知识难以理解,多读几遍就能迎刃而解;“学问学问,不耻下问;常学常问,便有学问”,要勤学常好问,甘拜能者为师,才能成为见多识广、学问饱满的文化人;“补漏趁好天,读册趁后生(趁后生:趁年轻)”,意指屋子破洞漏雨要趁晴天补好,要不,下雨天又要遭殃,比喻年轻时要多读书,否则,到老了想读书也来不及了,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册无馏(liu,“馏”本指冷菜重新热一下才不会坏掉,年糕重新蒸一下才不会发霉),爬上树(食物变质了,比喻忘记所学的知识)”,所以,学过的知识要时常复习实践,否则就忘了,这正如《论语》引孔子的话“温故而知新”,温故在于复习,实践已学的知识,只有在温故中熟读静思,才能为创作打好基础。有些人能出口成诗,开口成章,那是因为“读诗千首,不作自有”“读书破万卷,落笔如有神”,平时读了很多诗书,基础扎实,才能在温故中知新,知新才能创作新的作品。在这一方面,笔者有深刻的体会。笔者认为人的聪明才智并非天生的,要靠后天勤奋学习和积累,要博览群书,殆得精华。

从有关“读册”的谚语中,看出闽南先民爱读书,争做有智慧有才能的文化人。他们为我们传承了读书的意义和方法,我们应该继承、借鉴和创新,好好读书,做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劳动者,为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林宝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