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老板为志愿者花样准备夜宵 日子虽清贫但很温馨

泉州晚报

“吃到热乎乎的汤面,大家的劲头更足了!”在惠安县螺阳镇洋坑村疫情服务站点,村民苏大姐总会准时为志愿者们送来一碗碗香喷喷的夜宵。

惠安螺阳镇洋坑村位于城乡结合处的交通要道,外来人口流动频繁。村里根据上级相关部署,在出入村庄的5个重要位置设立卡口,检查过往人员和车辆。村民们积极报名,组成志愿者服务队,24小时在卡口轮流值守,确保防疫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疫情期间,看到村里的志愿者冒着风险、日日夜夜守护大家的安全,我想也该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回到家中,苏大姐马上把这个想法告诉丈夫,丈夫当即表示全力支持。

于是,当天下午,她立即从家里载着米、面、肉、菜,来到自己经营的小店里开始准备。她麻利地支起一口大锅,对各种食材进行小火慢炖。为了改善志愿者们的伙食,她细细琢磨,换着花样烹煮,面线糊、汤圆、咸饭、地瓜粥、薯粉团等,每日的夜宵都不重样。

苏大姐这个小店经营佛具用品,店里的厨房只有两平方米,为了满足30人左右的用餐,她就得从下午忙到晚上9点多。其丈夫帮忙把这些夜宵搬上车,备上一次性碗筷和水杯,载着苏大姐,一个卡点一个卡点地来回送餐。深夜里各个卡口灯火通明,被照亮的一条条乡道上,穿梭着夫妻俩奔忙的身影。

每当送完最后一个设卡口的餐点回到家中,通常已是子夜时分,苏大姐正在上中学的孩子也已然睡下。夫妻俩满身疲惫,轻手轻脚地收拾,又相互鼓舞道,“我们要为孩子做好榜样!”

记者了解到,勤劳朴实的苏大姐,除了在洋坑村村口开着这家用品店,同时还代做些服装加工的零活以补贴家用,其丈夫则从事家电维修工作。一家人日子过得虽然清贫,但很温馨。

如今,在苏大姐夫妻俩的带动下,村里的乡贤们纷纷为卡口值守人员送来花茶、点心、水果,并向志愿者们道出一声声“辛苦了”。(记者张文璟 通讯员刘小平 陈秋红 文/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