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簸箕、竹笸箩、竹箩筐、竹篮子、竹蒸笼、竹筛、竹席……在上世纪80年代前,这些手工竹制品是寻常百姓家必备的日常用品,随着岁月更迭和科技的发展,这些承载着几代人乡愁记忆的手工竹制品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多数竹编手艺人纷纷转行。然而,在龙海区程溪镇和山村,却有一对夫唱妇随、知“竹”常乐的六旬手艺人,坚守传统竹编技艺四十余载,乐当传统竹编“守艺人”,他们就是林清山、陈珠花夫妇。
8月24日,笔者慕名到和山村采访这对夫妻篾匠时,65岁的陈珠花正蹲在其家一楼客厅编制簸箕,只见数十条篾片在她指尖上下翻飞,娴熟技艺在经纬交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得知来意,她连忙起身并唤下在四楼编制竹席的老伴。“房间位置小,容不下两人同时作业,所以只能分开操作。”匆匆从楼上赶下的林清山边走边说。
在氤氲着淡淡竹篾香的客厅,69岁的林清山用布满老茧的手沏了一壶茶后,向笔者讲述了他们夫妻的竹编人生。
拥有5000余亩竹林资源的和山村,自明末清初村子开基以来的三百多年间,多数家庭依靠竹子和竹制品养家,该村也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竹编村”。林清山在他27岁那年自学竹编,并一发不可收拾,同村的陈珠花则是17岁就跟着父母学习竹器编制。当时,他们编的多是农用的竹筐、采茶制茶用的焙笼、用于包装蔬菜水果的包装筐等竹制品,除自家用的外,多数是挑到圩场去卖。1980年,经人撮合,林清山与陈珠花喜结连理并先后育有两子,夫妻相濡以沫,共同用竹编编织起一个温暖的家。
2006年,地处深山的和山村因存在地质灾害安全隐患,被政府整村迁建到镇区附近。新村周边有不少企业及园艺场,村民的就业渠道得以拓宽,又因竹制品已被塑料、铝合金、不锈钢等制品替代而销量锐减,本来收益就不高且极为辛苦的篾匠纷纷退出“江湖”,就近打工,唯有林清山夫妇初心不改,坚守传统竹编老手艺。
林清山说,竹器从长在深山中的原竹到成品,要经过选竹、锯竹、刮青、剖竹、劈篾、刮篾、过剑门、晒篾、做底、做壁、打眼、扎架、绕边、锁口等多道工序,其中选竹至关重要,所选的竹子须竹竿挺拔、竿环较平、老嫩适中,这样的竹子劈出的篾条平整度和韧性才好,否则无法编出高质量的竹器。数十年的选竹经历练就了林清山的“独门绝技”:进入竹林,眼睛一瞄就知道哪根竹子是做竹编的料。
尽管林清山夫妇都练就一手竹编绝活,但因竹器编制工序繁琐,手工编制无法提速:编制一个簸箕要1天时间、一担箩筐1.5天、一床竹席6天……“编制竹器赚不了钱的,一个簸箕卖100元,一担箩筐160元,一件竹席也才卖850元,我们老两口忙活一天也就两百来块的收入……”陈珠花感叹。“而且做手工竹编很辛苦,手指手掌常被割破、划伤,有的人指关节还变了形。”林清山补充说。
如今,林清山夫妇编制的竹器主要还是传统的农家用具,有近20个品种。因其为人厚道、手艺精湛、价格公道而积累了不少老客户,邻村及周边乡镇有人婚嫁、乔迁、祭祀需用相关竹器时,也会找他定制,“客户要求的规格、样式我都能做到做好!”说这话的底气,正是源于林清山夫妇数十载技艺的磨练与沉淀。为了拓宽销路,林清山还玩起了抖音,通过发布抖音作品推销自己的产品,成功吸引了芗城、漳浦等周边县区的客户。
林清山早年是村里芗剧社的成员,闲暇之时,他会拿出二胡、月琴等乐器弹唱一曲,悠然自得。我们祈愿,林清山、陈珠花夫妇谱就的传统竹编守艺之歌能经久不衰。
(☉陈建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