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为大桥碰面做“体检” 对桥梁进行加固保护

闽南日报

穿着紧身潜水服,叶永开再次深入水底。

区别于上次在水仙花大桥时使用的管供式潜水装备,这次他决定背着氧气瓶潜入这片水域。

体重75公斤的叶永开,穿在身上的潜水服配重就达6公斤。为避免绑在身上的信号绳缠绕,有着16年潜水经验的叶永开每次下水后都会绕着桥墩检测半圈,“Z”字形返回后再检测另外半圈。

将水下手电筒打开后,可视范围由30厘米延展至大约80厘米。根据检测经验及前几年检测的熟悉度,叶永开逐步下沉重点检测桥墩病害点,并通过氧气面罩里的对讲设备,实时与在水面救生皮筏艇上的队友游红光进行沟通。

水下如何定位?“2点钟到3点钟方向,有掏空。”11号桥墩旁,游红光一边看着往年的数据,一边通过对讲机以“时钟整点”的表达方式与叶永开进行对话。水下的老叶到达点位后则用钢尺开始测量,很快掏空点的数据便被报了上来:30厘米高,40厘米宽。根据水下反馈回来的情况,游红光在记录表中画出示意图。

“这桥梁或多或少存在轻微的裂缝,被水流冲出的孔洞、沟槽、麻面、钢筋外露锈蚀、破损等隐患几乎不会影响行车安全,但也要定时跟踪检测。”游红光有10多年的水下桥墩检测经验,他说,水流不断冲刷,桥墩部分受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了保护桥墩,检修时通常会通过抛石、加混凝土垫块等方式对桥墩进行加固保护,这些桥墩的保护层厚达数米。因此上述的掏空数据并非来自于桥墩石柱本身,而是后加的混凝土垫块部分。由于冲刷部分不规则,数据均采用最大值来记录。

半个多小时的水下检测、记录后,安全绳被拉动。“一下是确认安全,两下是停止下潜,三下表示有紧急情况需要立即上浮。这是我们之间的‘暗号’。”多年的默契,让游红光知道队友准备出水了,急忙弯腰在皮艇旁准备接应。

直到叶永开上岸脱下所有装备,记者才发现,潜水员带下水的不止是氧气瓶、铅块、摄像机,还有小块磁铁、铲刀、钢尺、引水定位砣绳等一堆小物件。“磁铁用来判断桩基的混凝土桩身是否有钢筋外露现象,铲刀用来清除桩基表面生物和附着物,确定桩身钢筋的锈蚀、掏空、裂缝、坑槽程度,以便水下录像清楚地记录,钢尺则是用来测量病害位置、大小、深度、面积等数据。水下情况多变,定位砣绳是用来确定病害位置、方位和自由桩长度。”一一列举这些物件,叶永开表示,12升的氧气瓶可以保障两个半小时的作业时间,但是由于漳州段桥梁年年检修,基本问题少了很多,水质清澈能见度高,水下作业时间常常可以少于预计时间。“每年都会跟这些大桥碰面做‘体检’,希望下次来时能看到更加健康的它们。”叶永开笑着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