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便民摊点满足市民需求,同时保持良好的市容市貌,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题。《泉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实行以来,泉州各县(市、区)在便民摊点的管理上,做出诸多有益的探索。
贩夫走卒,古已有之,流动的便民摊点具有不少积极的功能。比如它能够为社会的低收入人群提供一个维持生计的渠道,有利于帮助弱势群体通过诚实合法的劳动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民摊点可以很好地满足老百姓生活消费需求。尤其是一些城乡结合部地区,因为规划建设仍不完善,有时买个菜、修个自行车、吃个夜宵都很不方便,便民摊点的存在恰好弥补了发展短板。不少便民摊点与城市居民建立了密切的利益联系,很受市民认可。
但也应该看到,便民摊点给城市管理带来不小的挑战。比如一些便民摊点因随意摆放、杂乱无序,严重扰乱了交通秩序,影响了城市形象;任意丢弃垃圾,破坏卫生环境与城市美观;有的凌晨就出摊,有的深夜还在大声喧哗,其产生的噪声污染影响了市民的休息权和健康权……
市容环境的建设水平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指标,良好舒适的城市环境是市民的诉求和期许。便民摊点的占道经营、阻碍交通、破坏环境等乱象,也导致一部分市民对其持否定态度。
显然,对于便民摊点不能一放了之——发展便民经济不能以牺牲市容市貌为代价。但同时,对于便民摊点也不能一禁了之——过于简单粗暴,完全忽略了民生需求。关键是需要在“放”与“禁”之间找到均衡点。泉州各县(市、区)做了丰富的探索,也积累了一系列有效经验。
首先,是疏堵结合,引导便民摊点有序经营。在保障安全、不影响道路通行、不影响市容、不噪音扰民、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划定本行政区域便民摊点经营区域。丰泽区就合理设置并保留便民摊点13处共计700多个摊位。在此之前,市区东云路(东干渠)云谷小区路段占道经营多,高峰期有300多个摊点,摊主不规范经营,环境脏乱差。改善之后,平坦的道路两旁,近80个摊位有序排开,干净漂亮的摊车上,水果蔬菜等商品整齐摆放,一切井然有序。
其次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引导和扶持,让便民摊点变成别具一格、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像泉港区建立起了流动摊、店外店、烧烤摊、大排档等长效管理机制,设置集中地摊区8处、便民摊点300个,打造形成烧烤、海鲜一条街,培育出独具特色的摊点文化,增添了城市的生机和活力。
此外,还有必要在管理上进一步细化。便民摊点既要有总量上的控制,也要根据城市的道路功能、道路等级、道路性质、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等实际情况,对城市便民占道摊点实行分级管理,对便民摊点的种类、密度、经营时间进行不同的限制。譬如洛江区将原来两处存在引起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的夜市流动摊点,疏导到不影响道路通行的空地上,既推动夜市摊点规范经营,又满足了群众的需要。
可以说,泉州对于便民摊点的治理既有“整治”,更有“善治”——将保障民生、便民服务和文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市容管理与市民需求的“双赢”。(记者曾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