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培养孩子独立解决人际关系能力

闽南日报

名词>>>

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

老师:不急于介入和干预

“当孩子之间起争执时,父母过度的干涉可能会使小冲突变成大矛盾。”漳州一中专职心理教师吴茹虹认为,作为父母不必急于介入和干预孩子之间的争执,也不急于论断谁是谁非。父母可以先不动声色观察孩子们的行为,了解冲突的过程及原因。尝试着给孩子一个自主解决矛盾的机会,这样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成长,学会分享、合作、谦让等亲社会行为。

“孩子们考虑问题时,通常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体现出‘自我中心’,当孩子无法自主解决矛盾时,家长及时的引导很重要,也很体现家长的智慧。”吴茹虹建议:家长可以先耐心倾听,让孩子们充分表达各自的想法和观点,并给予积极、适当的反馈;其次,可以就刚发生的争执,向孩子们单纯地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和听到的,让孩子们学着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审视,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家长要充当一位“引导者”,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分歧,引导他们思考并解决问题。比如,可以让孩子们角色互换想一想,如果你是对方,你觉得这样做对吗?从而引导他们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能只顾及自己的利益和需要,也要体察别人的态度和情感。

家长:引导孩子自主解决问题

家住市区的金先生告诉记者,儿子还在上低年级时,如果别人拿了他的东西,他会说“这是我的。”由于在家中“小皇帝”的地位,和其他小朋友相处时,他会“唯我独尊”。金先生认为,面对年龄这么小的孩子,家长只讲大道理是没有用的。因为孩子不明白“为什么在家里什么都是我的,而到了外面就不行了呢?”金先生建议,可以先用别的玩具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然后再慢慢引导孩子。

“我不会在孩子之间的争执‘正在进行时’进行干预,从而使自己的孩子有被保护或仗势欺人的感觉。”金先生认为,要让孩子明白,与他人共处时,要学会尊重他人。“在遇到不同意见时,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不要成为专制者,更不要因为有不同意见就进行争执或进一步发展成为打架,让自己变得专横跋扈。”金先生说,“要让孩子学会与人为善,学会谦让,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法有很多种,而争执或打架是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最不可取的一种。”

“家长不要当众训斥孩子,这样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自卑的阴影。”在金先生看来,家长无需总是充当“判官”,因为孩子尚小,他们的认知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时,最忌讳的是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地去责骂自己的孩子或者他人的孩子。家长应该通过正面的积极情绪去引导孩子,让他们主动地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专家:提升孩子心理弹性的教育契机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带头人苏娟娟认为,同伴冲突是提升孩子心理弹性的最佳教育契机之一。“家长首先要突破‘欺负与被欺负’的思维定势。事实上,儿童争执是常见的事情,是提升孩子心理弹性的良好教育契机。”苏娟娟介绍,心理弹性是当前国际研究热点,指人对外界变化的环境及人际关系的心理及行为的弹性动态反应,是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家长对争执一般存在自我归因偏差,认为欺负人的占便宜,被人欺负的吃亏,成人的价值观强化了孩子“欺负”的意识,冲突中强势的孩子可能因为被支持产生盛气凌人的人格,而弱势的孩子则被过度保护会表现出被动畏缩的人格。家长要保持认知的灵活性,突破“欺负与被欺负”的思维定势,看到冲突本身蕴含着的积极力量,相信孩子能通过冲突学习到新的生活经验,提升心理弹性,有助于调动积极资源应对面临的问题,有强烈的亲社会行为和积极自我形象。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社会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使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 苏娟娟告诉记者,借争执为契机发展儿童的社会视角转化能力,学会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家长以冲突为契机做好榜样示范并积极引导,学会有效的表达沟通,学会认识同伴的需要,去自我中心化,换位思考,懂得通过协商、沟通与合作,掌握社会交往技能。通过同伴冲突学会独立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孩子能寻找到自己的道路,勇敢地迈开步伐,日后能越走越独立。

“在争执中孩子能获得自身成长的力量,建立与同伴的联结。”苏娟娟介绍,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都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健康行为及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对自己的力量怀有信心,积极地看待自己,解决冲突能获得同伴支持与情感的滋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平台。苏娟娟推荐大家阅读卢家楣教授主编的科学成长心理学通识读物《儿童心理十万个为什么》,以小故事出发阐明面临的生活问题背后的心理知识,适合关注各年龄段儿童发展的父母及教育工作者、管理者阅读。(记者 苏水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