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昌:手拿“下田三宝” 致力于水稻育种研究

泉州晚报

采访车缓缓驶近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西塘村泉州农业科技园区的水稻试验田,泉州市农科所水稻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福建省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泉州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谢旺有拿着两顶草帽,已在路旁等待着记者。这片占地约35亩的水稻试验田,选种圃中种植着5000多份不同的水稻育种材料,科研人员期待着,能从中选育出几份可用的优良品系。

在适宜水稻生长的季节,这片稻田里每天都能看见许多科研人员忙碌的身影,越来越多适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功能稻育种正在研发中……

“现代丐帮” 草帽木棍和包包是下田三宝

5月27日,多云,25℃~33℃。

连日持续的高温闷热,在厚厚的云层下,终于有了一丝松动的迹象。水稻试验田中,实习研究员余文昌带着一把塑料小板凳,坐在一片绿油油的稻田中,正在为水稻人工授粉。助理研究员陈惠清有自己的方式,他将水稻装到电动车上,准备带回办公室完成授粉后,重新插回田里。不远处的选种圃中,谢旺有正弯着腰,一株株查看水稻的生长状态。无一例外,他们头上一人一顶大草帽。草帽俨然已成为水稻育种人抵抗太阳的共同“神器”。

“草帽、木棍和包包,这是下田三宝。”谢旺有玩笑道,有时想想自己和一众同事的形象,堪称“现代丐帮”。虽有草帽护体,但夏季火辣辣的太阳,仍让日复一日穿梭在农田中的每一位科研人员拥有一张黝黑发亮的脸庞。包也是下田必需品,包里装满各种工具:随时记录水稻生长情况的笔和笔记本,割水稻的小刀和小镰刀,装种子的信封等。

木棍的作用就更大了,尤其是在海南的福建省海南育种基地。清晨露重,每天下田时都得先用木棍敲一敲两侧的水稻,不然一趟下来,浑身就湿透了。再者,海南气候炎热,草木茂盛,木棍亦有打草惊蛇、驱赶虫鼠之用。和普通木棍不一样的是,科研人员一般会在他们的木棍上刻上刻度,这是为了随时测量水稻的株高。

十二年磨一剑 成功选育首个杂交品种

谢旺有1997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泉州市农科所跟着当时的水稻中心主任陈秉发做育种研究。杂交水稻选育工作,陈秉发从1993年就已经开始探索。

“两眼一抹黑开始做,学区域试验、学看品种、学数据采集等。”泉州的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起步比较晚,当时什么经验都没有,全靠自己摸索,谢旺有的一身本领全经陈秉发特训而成。例如最简单的“好眼力”,陈秉发常常随时随地抓一撮种子让他猜测有多少粒、大概多重,这样训练了五六年,谢旺有终于“出师”了。现在一下田,他基本上一眼能看出一株稻穗的粒数、大小和好坏。

那几年,他跟着陈秉发跑遍了泉州几乎所有适合做水稻育种的试验田,南安八尺岭、晋江高坑、石狮蚶江、安溪长坑(今长卿),甚至龙岩上杭、海南等。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向当地农户租地,建试验田,而后吃住在农户家中。按自己的方法,陈秉发终于选育出了恢复系亲本“泉恢131”。产量、品质、抗稻瘟病……一年三季(加海南一季),一年两三万份水稻育种材料,整整十二年,不知插下了多少秧苗,做了多少次测试,他们终于选育出了泉州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

2005年,杂交水稻品种“Ⅱ优131”诞生了!拿到证书的那一刻,泉州农科所水稻研发中心没有呼声震天,但感动和喜悦充盈着每位科研人员的心田。

南繁基地 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

事实上,泉州杂交水稻育种的科研人员和全国各地大部分杂交水稻育种科研人员一样,一直过着候鸟一样的生活,夏秋在当地,冬春下海南。

水稻育种受季节制约很大,为缩短试验周期,全国农业育种专家都选择在热带气候的海南岛做试验。每年12月,到翌年5月,泉州的科研人员轮流前往位于海南的福建省海南育种基地。对他们来说,海南堪称圣地。

在海南,他们和业内前辈一起下田插秧,一起煮茶论“稻”。他们听见了袁隆平院士“我不喜欢戴领带,很拘束”的朴素和率真,看见了一位又一位虽年迈却仍坚持下田,最终倒在稻田战线上的英雄前辈。2021年3月10日,年过九旬的袁隆平院士在海南查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时,不慎摔倒,后返回长沙治疗,不幸于5月22日永远地离开了。2006年3月21日,时年64岁的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我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杨仁崔因连续长时间工作,突发脑溢血,在海南的稻田里永远地离开了他最钟爱的事业。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界首位博士、福建省农科院杨聚宝研究员病逝前,病魔缠身,走起路来颇为艰难,仍坚持守在海南育种基地,年过八旬的杨夫人也陪伴在旁……“前辈们为我们留下的是不畏艰难,坚守一线,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泉州杂交水稻育种科研人员来说,每一趟海南之行,积累的不仅是育种知识和经验,更是润物无声的精神传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