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文荣,40岁,鲤城公安分局指挥情报中心三级警长。
赖文荣毕业于厦门大学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专业,入警以来,他以自己的专业性,成为鲤城公安分局的“技术担当”,也是分局里的“多面手”。不管是在派出所执法办案、担任法制员,还是负责智慧警务工作,赖文荣都能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从警16年来,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个人嘉奖1次,9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并获得全市优秀执法民警光荣称号。
现场勘察线路
建设智慧安防小区
为社区织网 精心守护老百姓
2018年,因工作需要,赖文荣调整到鲤城公安分局防控办,主要负责智慧警务和社区天网建设工作,社区天网工程是鲤城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进一步创建平安鲤城的“民心”工程。
鲤城区多为老城区,背街小巷众多,建成全覆盖的“天网工程”实非易事。面对新岗位、新要求,赖文荣及时调整工作心态,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不断刻苦钻研新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为了充分发挥社区天网的覆盖作用,节约资金,他主动协助社区开展监控摸底和现场线路勘察选点,探讨联网技术,优化视频监控方案,协助解决各种技术难题,在短短的三年里,完成了全区75个社区的天网工程建设并入城安系统,使鲤城区的社区安全监控建设水平走在全市前列。
赖文荣经常说,要把社区天网建成守护老百姓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社区天网建成后,社区内的发案率降低了,破案率提升了,对不法分子的震慑力也加大了,为建设平安鲤城提供了有力保障。
个性化方案 为西街保驾护航
近年来,随着古城的知名度提升,西街越来越火,游客也越来越多。每逢节假日,面临的安保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建设西街人流密度统计分析预警系统的任务,落到了赖文荣头上。
2019年年底,赖文荣开始着手提出方案。该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对西街路面全覆盖,从而分析出西街的人流密度,当人流密度超过预警阈值时,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安保警力提前进行管控。赖文荣前后几十次与厂家进行沟通,提出个性化需求和建设思路。同时,监控探头的选点也是不小的考验,由于西街的特殊性,要在既不破坏古城外貌的情况下,又能保障监控全覆盖,赖文荣多次进行实地走访,最终确定了36个监控的最佳地点。
经过约半年的努力,去年清明节期间,西街人流密度统计分析预警系统正式上线,西街的人流量、客流量可以进行实时监控,实时预警。
作为“技术担当”,赖文荣在智慧警务建设方面,协助开展的“小电卫士”电动车防盗系统、社会化视频监控资源联网、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社会化信息采集等工作均取得良好成效,同时,积极为“四警四化”、基层基础“3+N”项目、校园安全管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智慧警务相关工作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