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村干部不领工资 倒贴钱助学扶贫

泉州晚报

在村发展公益基金支持下,省身村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建设。图为孩子们在百姓书房阅读。

“哇,有空调啦,看来今天可以多吃一碗饭了!”6月27日中午,走进食堂的南安官桥五峰中学的老师们发现,往日热烘烘的食堂变得格外清凉,一台大空调正卖力地吹着凉风。老师们后来得知,这台空调是官桥盐田村村支书陈进明捐的。当村干部5年来,陈进明没领一分工资,全部捐给村里做公益。

记者了解到,南安多个乡镇都有像陈进明这样不领工资、贴钱做公益的村主干。

□泉州晚报记者 黄耿煌 陈灵通讯员 廖晓鹏 黄榕洲黄达明 文/图

村主干不领工资

捐献出来做公益

“修路造桥、助教助学、老人事业,他样样都上心。”盐田村支委陈加碧掰着指头,为记者列举村支书陈进明做的好事:5年村主干的工资全捐给村里;自掏10万元,为村里20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买了3年医保;率先捐资5000元,发动筹款补上“寻美桥”建设资金的不足……一旁,陈进明听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打断说:“支持教育、关心老人都是应该的,修路造桥村民们也都有捐款,自己作为村支书自然得带头表率。”

同样在官桥,西庄村村支书陈章利从2005年当村委时就把工资全捐给村里,并持续至今。建设新西庄小学,村里要自筹500多万元,陈章利捐资超过25万元。去年落成的西庄老年幸福院,陈章利捐资8万元。他还四处奔走,呼吁乡贤们共同集资。在他影响带动下,西庄村尊老爱幼、扶贫助学氛围越来越好,村民也是主动简办红白喜事,捐钱做公益。

据不完全统计,官桥有近10位村干部,在其位、谋其职,却不领一分工资,还自掏腰包为村里的公益事业添砖加瓦。

企业家返乡任村支书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把目光从官桥移开,这样的事例在南安多个乡镇都存在。

全国人大代表吴金笔是省新镇省身村人,2012年,在外打拼的他回乡当选村党委书记,决心改变家乡面貌。“刚当选时,村财负债百万元。”看着当时的情形,他便把工资全部作为补贴分发给村两委,带领村两委干部坚持“党建科学、经济先行、文化引领、强村富民”发展思路。转眼几年过去,村财已达5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2万元。民富村强了,他又带头捐资、主导创立了村发展公益基金,筹集150余万元推进村里各项民生工程建设。而今,工资不用补贴村两委了,吴金笔便自己掏钱,连同工资捐出来成立专门基金会,用于助学扶贫。

蓬华镇大演村的洪明堤2016年受家乡召唤中途接任村支书,换届后连任至今。上任以后,他便大力推进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村支书的工资,一半分给村两委作为工作补贴,一半用于慰问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和贫困户。他还个人先行垫资200万元,成立教育基金奖教助学,大演小学、华美小学、蓬岛小学等村里和周边的学校都有他资助的痕迹——添教学设备、慰问师生、装空调。村里修路造桥、安装路灯,同样有他捐资发动的身影。今年疫情期间,1月底口罩最紧缺时,他第一时间发动在广东的乡贤筹集3000只口罩发给村民,后来又对接马来西亚洪氏宗亲,从海外筹集3万只口罩捐给镇政府,用于全镇的疫情防控。

2018年当选英都镇大新村村支书后,洪志谦将工资全部捐出来给学校和教育基金,用于奖教助学。2018年年底,他捐款10万元支持英都中心幼儿园建设。2019年,他又带头捐款筹资成立了大新村教育基金。此外,他还每年支付约2万元用于各类助学,今年他“1对1”资助4年的大学生小陈将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毕业,“智力扶贫”即将结出硕果。

拓宽视野选准人选好人

为乡村振兴带来“火车头”

工资收入是大多数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支撑这些村支书“不领工资”的是,他们大多数是经济能人、致富能人,是民营企业家。如吴金笔打拼经商多年,个人事业如今同样蒸蒸日上。黄明堤在广东从事手机保护膜行业,成为华为、oppo等手机厂商的供应商。洪志谦在贵州经商,还担任贵州省泉州商会支部书记。陈进明、陈章利都在南安本地打拼,陈进明经营着一家物流公司,陈章利则办着一家磁砖厂。

“不领工资倒贴钱,缘于这些村支书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是他们牢记使命、担当履职、造福乡梓的赤子情怀的体现,这比不领工资来得重要和关键,这也说明了村级组织换届的成效。”南安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村级组织换届时,南安市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围绕“选准人、选好人”这一关键,拓宽选人视野,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倾力带领群众致富、倾情为村民服务、廉洁自律、公道正派的优秀人才选出来,一大批致富带头人、返乡经济能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羊、“火车头”。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