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2019年9月15日,兰州大学博物馆复馆仪式举行,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共同把天庆博物馆打造成兰州大学一流的“产学研”基地。 钟欣 摄
中新网兰州6月25日电(刘新 刘薛梅)“疫情发生以后,天庆不但没有裁员,而且还加大了招聘力度,仅最近一次就面试了100多人。”近日,甘肃天庆集团总经理韩泽华在接受中新社、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成立于2000年的天庆落户兰州高新区后,由韩庆从一个20多人的包工队一步步做起,经过20年发展目前已累计上缴税金超18亿元,纳税额一直保持在甘肃民营企业前三名,连续12年跻身中国房地产500强。
2009年,韩庆退居二线专心于文化事业,“80后”的韩泽华接替父亲出任天庆集团总经理。说起天庆稳步发展的内因,韩泽华坦言从小深受父亲熏陶,公司目前取得的成绩印刻着很深的家庭文化基因。
资料图:天庆博物馆一角。 钟欣 摄
身体力行才能激励同事
五一长假期间,韩泽华身边许多朋友都去休闲度假,但他选择去公司加班,当时公司有部分员工值班。“我去加班对他们也是一种陪伴和激励。”韩泽华说,“天庆的员工不是最聪明最能干的,但都很踏实很勤奋。”他觉得一个企业家更应该身体力行,而且要做的更多更好,这样才能激励同事。
韩泽华说,做企业就是一个负重前行的过程,尤其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要想活得好,就得逼自己拧着弦加把劲,防止自大飘起来。如果一个企业家经常去世界各地游玩,业主和同事能放心吗?韩泽华笑称,他是一个靠手机朋友圈环游世界的人,不是不想享受,而是不敢松懈。
韩泽华称他的勤奋也源于父亲的言传身教。他回忆自己上小学六年级时,天庆刚刚起步,也是父亲最忙碌的几年,俩人虽然生活在一起但交流非常少。
“我还专门做过统计,最夸张一年,我们只说了不到10句话。我现在时常能陪在女儿身边,有时候感到挺对不起住的,觉得自己远没有他那样勤奋和用心。”韩泽华说,“现在父亲做文化产业,还在经常反复阅读和背诵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节俭已成一种生活习惯
在韩泽华眼中,父亲生活很节俭,直到今天家里还保留着拼节俭的氛围。父亲习惯在家里吃饭,一碗面,两个绿菜就很满足,还时常对他炫耀:这件西装穿了十多年、这个学校是他捐的、那个桥是他修的,等等。“以节俭为傲,以奉献为荣,现在已经沉淀成了天庆的一种习惯。”
“父亲也会在商场的手表柜台停留,但从来没买过也没戴过一块表。”韩泽华说,“也是在他的影响下,我目前只戴过三块表:第一块是母亲在他学生时候花200元买的一块米老鼠表。第二块是父亲庆祝他刚上班时的礼物,花了8000元。第三块是结婚时买的,价格也不贵。这三块表也都是特殊时间的一种纪念。其实作为一名‘80后’,我偶尔也挺羡慕别人带着名贵手表,但节俭习惯了反而不会和别人攀比。”
韩泽华就任天庆总经理时开的是一辆普通车,经常被别人调侃“是不是公司没有实力”。后来换了辆但一直用到了现在,除发动机外许多零部件都换过了。前不久,车又出故障送去检修,因为这款车已停产,有些配件不生产了,大家劝他再买一辆。他想想又要花几十万,最终还是没有舍得出手。
韩泽华说,父亲的车也用了8年多,妻子的车更是10年前结婚买的,都仍然在使用。公司有一批中高层几年前和他同时买车,到现在也都不换新的,总觉得车只要安全干净就好,用久了反而有感情,这种观念在公司也成了一种文化共识。
甘肃省青年企业家商会会长、天庆集团总经理韩泽华作为代表赴贫困地区东乡县,参加他们捐建的幼儿园开园仪式,并为孩子们赠送AI教育机器人。 钟欣 摄
做慈善事业更有成就感
2016年,韩泽华入选2015年“CCTV年度慈善人物”全国慈善百强,成为甘肃入选的两位慈善人物中唯一的地产企业家。据了解,天庆已累计向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捐资捐助1亿多元,捐助项目涉及教育、扶贫、文体、助残、医疗、应急救灾等领域。
韩泽华介绍说,这次新冠疫情发生后,天庆集团主动联系政府部门捐了50万元现金,同时捐了一批口罩等急需物资;为了支持身处困境中的租户,我们又免了1000多万元租金。疫情期间的捐助和免租数额超过1600万元。
在他的印象中,父亲韩庆一直很“抠门”,但在做慈善时却总是出手大方。有一年他打算为一个慈善项目捐赠50万元,父亲说就捐上100万吧。每次捐助总能超过他的预期。有一次父亲捐了200万,那时相当于公司小半年的利润。韩泽华打趣说:“只有在捐赠时,我才能感觉我们特别阔气,特别有钱,也由此骄傲,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韩泽华说,天庆的发展也受益于兰州高新区与普惠金融的支持,企业回报社会是必然的。有爱的企业,才会培养出有爱的员工;有爱的员工,才能做好一个优秀的企业。
从捐赠奶牛场到修桥铺路,再到现金扶贫,天庆一直都走在公益的路上。韩泽华说,这次疫情捐赠也只是天庆面临突发灾害时的一个自然反应,公司会继续围绕慈善教育,扩大助学活动,尤其在今年脱贫攻坚决胜年,更要尽一份企业责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