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福田建成“知青岁月馆”百件藏品见证知青奋斗史

泉州晚报

展馆成为美丽乡村一角

门口因地制宜布置了展品

群众在馆内参观

馆内收藏的粮票、餐票等

近日,安溪福田乡“知青岁月馆”完工并举行开馆仪式,现场还邀请福前农场知青代表们重回旧地,回忆往昔奋斗史。

据了解,福田乡曾是安溪县唯一的知青点。为存留真实的昨天,铭记知青渐行渐远的记忆,2019年,福田乡在初心公园内的一处知青落脚点进行修旧如旧装修,将其作为“知青岁月馆”的主体工程。修缮完毕后,该乡向社会各界征集实物及照片资料,目前共收集到100多件展品。□记者 吴志明 通讯员 林育金 文/图

现场 七旬老人讲述29年下乡经历

在面积约130平方米的“知青岁月馆”内,100多件藏品被分成了几个部分。有不同时期知青的老照片,按照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分门别类;有知青介绍信、个人档案、宣传报告、总结、介绍信等资料;有以前农场分发的粮票、餐票、菜票等;有当时使用的农用具(犁、蓑衣、风鼓等);还有当时生产生活用品(石磨、老式自行车、算盘、小号、牙膏等)……置身其中,让人感觉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那段岁月。

墙上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陈列柜上的一件件老物件,勾起了参加开馆仪式的老知青和当地村民的回忆。

今年78岁的郭加兴是泉州市区人,1963年9月27日,他和19个从泉州一中高中毕业的同学一起到福前农场,在这里整整待了29年。

“刚到这里时,住宿条件也不好,还真有点不适应,后来才慢慢好了。”他先是到生产队当工人,1964年8月开始到当地的福前子弟学校当老师,后来成为校长。直到1991年,他才调到安溪铭选中学,先后担任副校长、副书记。他说,29年里,农场的变化很大,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对于知青馆,他觉得这有利于把知青的精神、知青的文化跟美丽乡村建设很好地融合起来,把这段难能可贵的历史留下来,让后来人能够更好地学习、继承并发扬。

历史 “五拨七批”知青建设茶乡

福田乡副乡长叶剑波介绍,“知青岁月馆”从今年春节开始征集展品,如今还在不断收集完善中。目前征集并展示的大量实物及照片资料中,有许多是老知青个人珍藏四五十年的文献史料和照片,十分珍贵。“一张张老照片记录着老知青们种茶植林、开垦果园、穿山引水、拦溪发电、培育人才、建设家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故事。而知青的档案材料包括当时介绍信、思想汇报、工作报告等等,则记录了知青们听党指挥,服从安排,认真贯彻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的领导,始终秉承‘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农垦精神。”

据了解,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五拨七批”共300多名知青上山下乡,落户福前农场,形成较完整的知青文化基地。至1998年,这五批知青几乎全部回城,结束了知青时代。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