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 题:生自土地,达至会堂:两会上的民主党派“声音”
作者 李晗雪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朱晓进写下一篇作为自我总结的《我的乡村情结》。
他告诉记者,他对农村的关注,从到农村当插队知青萌发,到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乡土题材,再到近十多年参与民进中央组织的贫困地区支教帮扶,对乡村发展越来越关切。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关于农村土地、教育、留守老人等提案,他提了不下二三十份。
提案献策,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体现。每年民主党派中央及个人向全国政协大会提交的大量提案,无不生自对中国土地上真正所需的长期关注,基于实地与文本的长期调研,经由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传递至中央政府。
朱晓进的“乡村情结”不是个例,民主党派对提案问题的关注是“真关注”。民盟中央常委俞敏洪,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十余年中,持续关注教育领域的趋势与问题,提交了近30份相关提案。今年,又提交利用5G和互联网技术推动城乡教育公平的提案。
各民主党派中央,则基于各自界别领域特色与专长,在不同领域不断提出卓见,如中国民主建国会之于经济,中国农工民主党之于医卫与环境,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之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一份提案短短千余字,却绝非想出问题就提笔草就。民主党派对提案的调研是“真调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今年建言出台国家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工程,提案背后,是他近年对数百所农村学校的调研。
民盟中央副主席程红,是民盟中央今年《关于优化知识女性发展政策环境的提案》提案者之一。她说,近年一直关注高校在校女生比例等女性发展指标;此次调研中,走访了大量知识女性个人与相关协会,以期真正了解这一群体的困难和需求。
薄薄几页提案,却是“真实用”“真受采纳”。今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冯丹龙提交的《关于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会默哀的提案》。21日下午,全国政协会议开幕会举行悼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一分钟集体默哀。众多网友点赞:“有人性,有温度。”
去年,全国政协评选了全国政协成立70年来100件有影响力重要提案。近十年提案中,致公党中央《关于做好新归侨服务工作的提案》、农工党中央《关于积极应对区域灰霾污染的有关工作的提案》、民革中央《关于两岸合作向金门供水的提案》、台盟中央《关于进一步促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健康发展的提案》等民主党派提案,均榜上有名,许多也已见实效。
民主党派的声音,生自土地,达至会堂。民主党派踏实而闪光的议政建言,正推动着“下情上达”的民声传递,充实着博采众议的政治智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