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清明祭扫“触网”:预约错峰寄哀思 代祭“勿忘告乃翁”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成都4月1日电 (贺劭清 单鹏)将黄白色的菊花插在墓碑旁的灌木丛,白色塑料盘放满糖果、蜜桔……清明节前,成都市民苏子豪按照在网上提前预约好的时间,带着侄儿来到成都市磨盘山公墓祭奠逝世的亲人。

清明节前祭祖扫墓是中国流传千年的传统习俗。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中国多地祭扫加速“触网”,预约错峰祭扫、云祭扫、代祭扫等成为“热词”。

“每年清明前都会来这里和他们说说话,通过网络预约入内还是第一次。”苏子豪回忆,小时候父母会带自己来磨盘山公墓为爷爷奶奶祭扫,现在自己也会带着晚辈怀念长眠于这里的父母、爷爷奶奶。几十年来,祭扫的方式不断更替,香蜡纸钱逐渐被鲜花所取代,但亲人间的羁绊、对逝者的缅怀却从未改变。

日头渐高,在离磨盘山公墓正门尚有一公里的路口,已有小贩在路口支摊售卖祭扫用的鲜花。越靠近磨盘山公墓,鲜花摊便越密集。

“往年清明节前的周末,这条路堵得车都开不动,更别说停车了。”小贩顾红梅(化名)将她当天凌晨4时从花市背回的菊花修剪枝叶后,麻利地插进身前塑料水桶中。这位从事祭扫用品销售20多年的大姐介绍,今年实行预约制后市民错峰祭扫,虽然周末祭扫人数锐减,但工作日祭扫人数却有所增加。

磨盘山公墓的安葬区内,三名代客祭扫的工作人员轻轻擦拭墓碑上灰尘,摆上花篮,宣读祭语后三次深鞠躬。“代客主祭人”傅文莉介绍,通过网络请工作人员代为祭扫并非新鲜事,多地公墓几年前便有推出,只是尝试者寥寥。而受疫情影响,不少市民祭扫不便,今年以来她已担任了十余次宣读祭语的“代客主祭人”,磨盘山公墓正研究如何丰富代祭服务内容,让仪式感更强。

“中国传统就是‘家祭无忘告乃翁’,有什么重要的事都会在祭扫时告诉先辈。”傅文莉说,她宣读的祭语都是诸如孙子上网课、儿女结婚、买了新房子等家长里短,大家就是想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告诉逝者“我们过得很好,不用担心”这件“大事”。

成都市磨盘山公墓主任杨成龙介绍,从惊蛰万物复苏到清明节期间都是传统祭扫高峰,为了弥补部分民众因疫情不能现场祭扫的遗憾,磨盘山公墓对外开放后特意举行了一场集体祭扫。“这是对公墓代客祭扫的集中展现,同时也是为了缅怀抗击疫情中逝去的‘白衣战士’,祭奠逝去的生命。”

为了让民众足不出户也可通过“云端”寄托哀思,当前广东、北京、四川、甘肃、海南等中国多地民政部门推出了网络祭扫平台。记者在四川省民政厅打造的“仁孝四川绿色祭奠”平台上看到,选择“申请网上纪念馆”后,便可为逝者创建纪念馆,在指尖完成拜祭、献花、寄语、悼念等祭扫流程。

随着越来越多人网络祭扫、绿色祭扫,成都文殊坊销售纸钱、冥币、蜡烛等传统祭品的商店生意日渐式微。“祭品生意最火的时候,这附近有二三十家店,但这几年每年都有几家关门,如今剩了不到十家。”在成都文殊坊经营祭品生意20余年的黄东(化名)表示,20多年来,他见证了门前这条街祭品生意的兴盛,也见证了凋零。

年届八十的巴蜀文化专家袁庭栋认为,民间祭扫是历史延续的结果,疫情让早已有之的网络祭扫、代祭扫被更多人接受,毕竟相对于在哪里祭扫,祭扫不祭扫更为重要。“我们这一辈人很多是无神论者,明知道父母看不到,但还是坚持清明节前祭扫,为的就是用行动告诉儿孙,你们的祖辈在这里,不要忘记他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