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斩获大单 智能生产线投产
我市规上工业企业100%复工
我市一家企业员工在车间忙碌
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来自市工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开工。记者走访相关企业了解到,智能化生产线投产运转、国内外订单接连“斩获”、交付产品的车辆陆续向客户发送……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正逐渐恢复往日的“喧嚣”与忙碌。□记者黄文珍 通讯员林少榕 李思数 文/图
智造服务 设备故障远程诊断
3月6日,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的智能化涂装/总装生产线正式启动投产。据了解,该条涂装线采用“集中监测、分散控制”的模式,通过可编程序控制器和人机界面,实现产品输送自动化控制。该生产线可根据工艺要求自动将产品输送至各工位进行作业。“在装配线上,主线采用‘地拖链+小车’的输送模式,辅线采用‘T’字型布局,物流输送更合理。”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车间设置两层起吊设施,同时小行车主要负责部装,大行车负责部装成品上主线,减少作业等待时间,有效提高作业效率。“为了完成该项目,项目组人员不断地参观、考察、收集,加班加点讨论,从雏形到定稿、从方案到成品,终于在既定期限按进度完成调试,顺利达到既定目标,将为公司产能、产品和工艺带来提升。”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互联网+”智造服务成为企业发展新趋势。在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借力智能装备云服务平台实现了高效远程售后服务。“春节前,一个广东客户提出春节后要上马新定制的功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限制了技术人员的跨省行程。于是我们通过云服务平台的数据采集、远程监控及调试模块,足不出户地帮助客户完成此次客制化订制,并顺利进行调试及功能测试。”
该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当客户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将设备信息远程连接到云平台诊断中心。我们则通过云平台进行数据获取、处理、分析,进行远程维护。这种方式既能加快信息处理速度,较快解决客户设备的部分问题;也能减少人力,降低现场维护成本。”
订单纷至 产品陆续出口交付
3月初,福建群峰机械有限公司接连拿下两个货值千万元左右的大订单。“一个是来自中欧客户的出口订单,一个是国内西北地区客户的内销订单。两个客户订购的产品均为砌块成型机全自动生产线。”该企业总经理助理张建海告诉记者,实际上在今年春节前,公司砖机订单就已经“纷至沓来”,生产部节前就做好周密的排产计划。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公司迅速反应、提前部署,公司各版块、各部门在复工后就进入到高效的工作状态当中。“从目前来看,疫情对企业生产运营的影响不是很大。目前,新接到的这两个大单也已经进入生产制造过程当中,预计5月份能够交货。”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主营的砌块成型机之外,仿石成型机已成为群峰机械的热销产品。“公司的QFY7-50型全自动仿石成型成套装备获评2018年省内首套重大技术装备。”张建海透露,天然大理石是稀缺资源,未来人工大理石替代天然大理石或将是一个趋势。此前,生产制造人工大理石的仿石成型机设备均为进口,尽管制造效果好,但是价格也很高。“这让我们看到了市场空间,并投入研发。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仿石成型机,能制造出与天然大理石相仿的优质产品,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产品性价比也优于进口产品。春节前接到的一批仿石成型机订单,4月底就能交货了。”
3月11日,晋工机械的两台装载机向远在泰国的客户发货。“目前,公司员工返岗率已达95%,3月份产能已恢复到80%左右,生产基本正常了。”该公司人力资源副总经理郑前远告诉记者,复工后,截至3月13日,已出口产品9批次、近40台装备,涉及俄罗斯、印尼、马来西亚、肯尼亚、泰国等11个国家。“出口产品主要为装载机、叉装机和挖掘机,其中装载机占较大比例。接下来,陆续还有产品出口交付。”
挂钩企业 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市工信局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助力我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市工信局牵头制定《泉州市工业生产服务小组工作机制》,建立市直发改、工信、人社、交通、金融等11个部门联合会商及问题协调解决机制。同时,成立市、县两级工信系统服务龙头企业及其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协调组,市工信局派出9名处级干部、15名科室负责人联合13个县(市、区)工信局长,通过挂钩联系等方式,加大对工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复工复产、应急物资生产的督促指导力度,详细了解企业生产动态,及时协调解决各种反馈问题,做到有效防控和有序复工有机结合。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实施“一难一策、一事一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帮扶,能当场协调的问题立即协调,无法当场协调的指定专人跟踪推进,对症下药,帮助未开工的企业尽快复工,帮助已开工的企业尽快提高产能。据介绍,市工信局先后参与制定《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九条措施的通知》《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保障企业用工的通知》等系列政策,多形式、多层次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打通用工难、疫情防控难、交通物流难、供应链协同配套难、市场拓展难等“五难”操作链,力促企业尽快开工复产,增产增效。